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青年便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标志意义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行动特征。尽管如此,青年发展在根本上仍然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纵观60年来青年群体发展变迁的轨迹,我们看到,在独立、自主、繁荣的大道上走过60年的新中国,终于造就出了心胸广阔、视野高远、思想敏锐,不断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思想者》副刊特邀5位中青年学者,就60年来中国青年成长的标志性事件与话题作一次回顾与展望。
时代孕育青年,青年推动时代。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越快,青年的内涵就越丰富,由此导致了青年工作的地位越突出。要做好青年工作,不仅要关注青年个体的自身变化,而且更要关注青年群体的“代状”变化。
青年群体的“代状”变化属于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文化传承和变化的过程,不是一般生理上的概念,体现的不仅是现实的青年群体自身的发展状态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变化,而且还是历史的社会文化变化和传承的轨迹及规律。所以,在新中国六十华诞到来之际,能回顾和思考青年“代状”的变动和变化,既感到很荣幸,又具有很长远的意义。
从宏观上看,在60年中,新中国的青年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线大致可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阶段。前30年的青年以理想主义和革命主义为基调,而后30年却是以务实主义和功利主义为基调。但无论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青年群体虽然在表现内容和倾向上有所不同,但在表现方式上都是纯真的、活跃的、热情的甚至激情的,由此形成了青年的特性。因此,可以预计,后30年的青年仍将回归理想主义和革命主义。
具体来说,在前30年和后30年这两个阶段中,“青年代”的特征又是各有不同的:前30年可分“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和“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两代。这个时期的青年“代状”与青年个体的生理发展阶段基本一致,不仅同代青年群体基于年龄构成的同质性导致了他们在价值理念、兴趣爱好、行为倾向等方面的表现比较趋于一致,而且青年与社会基本是衔接的、连续的和传承的。而后30年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主要是每代青年所跨的年数在减少,青年的特性和特征在压缩,先后出现了70后、80后、90后、新生代等多重代际。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经过媒体传播放大后便迅速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信息,形成了以公共信息的共享性为意识基础的群体圈层结构。由此,同代差异越来越扁平化,同代不同类群体的差别在缩小;青年群体代际分层越来越细化,同类不同代群体之间的差别在扩大。
同时,“青年代”与社会的关系也呈现出特殊和特别的特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生理代”与“文化代”都是24年左右,到1960~1970年代时已经发生变化:虽然“生理代”还是24年左右,但每个“文化代”所持续的时间却已经在缩短,只有十几年的状态。再到20世纪后期形成的“文化代”就更短了,只有10年左右。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文化代”只有3~5年的状态,也就是说,每隔3~5年就有新的一代青年产生和形成。这种新态势,从表面看是青年与社会之间有了“代沟”并且这个代沟正在越来越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以为实际上不是出现了代沟,而是出现了分化,主要是青年出现了分化,把传统的同属一个“青年代”分属不同的几个或几层“青年代”。这使得本来连续的社会传承链似乎出现了断裂和脱节。其实,这只是在“青年代”中又分出了若干新生代而已。
由此可以形成对青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准确把握每代青年的关节点和特殊点,掌握和利用社会传承链的自然传承传递力量去影响和作用“往青年”、“现青年”与“后青年”。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