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接待游客千万人次,河流小溪还是清澈见底。当地发展旅游,更加不忘保护这方碧水
怀柔240民俗户建“家庭污水处理厂”
本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刘雪梅
怀柔富水,河流清澈见底,溪绕山间。
这一方净水,每年引来游人过千万人次。
因为水,游人多了,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逐年上升,污水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怀柔区以“净水”为第一要务,全区总动员,从每家每户开始净水护水,四级污水治理网络“点滴不漏”。
青山绿水之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怀柔人尽全力为北京保护了这一盆净水。
为净水,240余民俗旅游接待户在家里建起了“家庭污水处理厂”。
以前民俗户的污水只能往自家挖的“化水池”里排放,“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坑,让脏水自己往下渗。”民俗接待户王永东家的山豆根儿垂钓园占地5亩,日接待能力150人,平均每天产生污水3吨左右。
怀柔区水务局为了让污水不出户就得到处理,拨专款为区内240余稍有规模的民俗接待户购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了240余座“家庭污水处理厂”。
王永东家的污水处理设备就在垂钓园的河边,日处理能力10吨,生活污水、厨余污水全部通过铺设好的地下管道输送到处理设备里,再通过过滤池、滤膜等处理设施,把淤泥和残渣等过滤掉,经过数道程序,污水就成了能达到北京市一级B类的干净水,直接排放到河中。“自家的污水,没出门就处理干净了。”
水干净了,鱼多了。王永东家的垂钓园,都玩的是“野钓”。鱼是野生的,当地人说的“溪哥儿”也越来越多,“水极清,水流急的地方才有这种鱼。”
规模稍大的民俗户自家建,规模稍小的就几户合起来建。六渡河村里建成了三个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的还有两座,日处理能力达到30吨。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后排放,“不仅是民俗接待户,就连普通的农户,也改好了污水线。”村边的怀沙河,水秀如玉。
这些农村地区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运营全部由专业公司负责。定期养护,设备维修,农民不用操一点心。每年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民俗户,还能得到“污水处理奖金”。
在怀柔,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前提是“坚持净水第一”。
牺牲局部利益确保水源安全,为此该区实施了净水一票否决制。如果项目对水质有一点污染,也坚决说“不”。为此,该区每年都拒绝几十个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工业项目,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农业养殖项目也坚决砍掉。
大量的游客,每天都产生大量污水,怀柔建立了“四级污水处理网”。
首先,筹资上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和管道铺设工程,怀柔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7万吨,8公里的平原排污“大动脉”铺设完工,辐射面积40平方公里。再加上北房镇污水处理厂和正在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三期、桥梓镇污水处理厂,怀柔平原区污水100%收集处理。
除了区级污水处理厂,9个乡镇等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还建立了镇级污水处理厂,部分村落还建了村级污水处理厂,民俗旅游接待户安装了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区、镇、村、户,“四级处理网”网住了污水,点滴不漏。
如今,怀柔仅在污水处理及供水两方面就投资8亿元,当工程全部完成,怀柔的污水将达到70%处理后排放。
怀柔还对境域内的怀柔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和怀沙河、怀九河等7条河流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利用河流两岸丰富的湿地和林地资源,建设生态养生公园。同时完成小流域治理897.3平方公里,遏止水土流失,清洁水源。
如今,怀柔的水更清了,马口鱼、中华鳑、棒花鲍等对水质要求高的鱼类越来越多。怀九河的小西湖里,发现过水鼠句鼠青、娃娃鱼等珍稀动物,23种鱼类、7种哺乳类动物,这片水域已经成为了“水生动物基因库”。
绿水给了怀柔人回报。
多少村庄因为水而成了旅游胜地?多少户人家因为水而发家致富?这些数字连当地人都数不清。雁栖不夜谷5个行政村,三年修复河道、治理污水,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到今年已突破百万人次。
怀柔做好了水保护的文章,搞活了水发展的产业。水是魂,更是怀柔发展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