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办铁案办民心案 内蒙古突泉县法院于双法官六个“零”的由来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30日08:44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本报记者 史万森

  全部改判率为零、发回重审率为零、超审限率为零、再审率为零、错案率为零、上访率为零。这不是法官的最高标准,但能达到这种境界却并不容易,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曾被授予“人民满意好法官”、“全区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的于双做到了。

  不了解于双的人,都以为他真像自己讲的那样,爱静不爱动是“性格使然”。于双爱读书,他的办公室里、家里摆放着各种法律书籍,审判之余他在读书,回家之后唯一的爱好还是读书。他不喝酒、不打牌、不唱歌,同事聚餐、同学聚会也很少参加。他不参加应酬,是因为觉得过多的应酬和交际会使自己陷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必然影响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于双是通过“招干”进的法院,他知道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不足,必须不断学习。他信奉只有掌握了一桶水的知识,才能办好一杯水的案子的理念。通过刻苦学习,先后通过了法律专科和本科的自学考试,取得了法律专业文凭,为做好审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法律功底。

  他起草的法律文书,叙事言简意赅,援引法条精准,多次被本院和上级法院评为优秀裁判文书。自1998年担任副庭长开始,他就一直承担着庭里裁判文书的审核任务。

  参加工作20多年来,于双一直坚持亲手装订案卷,他所装订的案卷整齐如刀切一般,证据顺序无一颠倒,被视为院里的标准案卷,曾数十次被推荐参加上级法院、档案部门的评查。

  正是凭着这股干劲,于双在基层法庭曾经创造了年审结案件200件的院内办案记录。在民三庭受案范围调整后,年均办案也保持在100件以上,个人办案数量始终占全庭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于双在办案中擅长于调解。他所在的民三庭,受案范围主要是相邻关系、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这类案件只要诉至法院,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一般都难于调和,但于双却凭着自己的细心、耐心和诚心,使绝大多数案件都以调解方式结案,办案效果极佳。

  在办理吕老太太起诉9名子女不尽赡养义务一案中,于双先是驱车50余公里传唤全部被告,然后再分人分批做调解,最终使9名被告向自己的母亲承认了错误,承担起了赡养责任。

  于双在办案中同样敢于下判。这勇气和自信的来源,就是他回答的四个字———“没有私心”。

  在审理突泉镇61户农民起诉的销售假种子案件过程中,于双与办案组同志顶风冒雨走访农户,起早贪黑调查取证,苦熬3天查清了每户农民的受损情况,为正确判决积累了扎实的证据材料。判决下达后被告心服口服,很快就履行了生效判决。

  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面对前来说情的亲属,于双指着自己胸前的法徽,严厉地说:“该赢的官司不请不送照样赢,该输的官司再请再送也没用。人家请的不是我的人,而是想叫我卖法,我可没有那个胆!”

  在于双办理的案件当事人中,有身居要职的领导、腰缠万贯的大款,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但他都一样对待。他坚信,权再大也压不了法,钱再多也买不了法,情再浓也代替不了法。

  当别人问起他,这些当事人整天告这个、告那个,有没有人告你啊?于双的回答是“没有”。简单自信,底气十足。而这自信、这底气正是基于他所做的大量扎实有效的判后答疑工作。

  有一次,副院长田守国路过于双的办公室,看见于双正在写东西,看着写得满满的两三页纸,田院长随意问道:“写判决呢?”于双的回答让他意外:“不是,在写判后答疑的提纲。”原来,那天有个要判决的案件,原被告争议很大,于双说必须给当事人解释清楚,让当事人“输个明白”。

  回顾走过的历程,于双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法官,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尽了自己该尽的义务。”对于今后的工作,于双的想法是“办好每一起案件,让群众少一份困扰,让社会多一份和谐”。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