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专访2009年《时代》“环保英雄”廖晓义

来源:外滩画报
2009年11月03日14:47
十多年的环保事业,让廖晓义改变很大,如今的她始终显得憔悴,脸上的皱纹像刀子雕的一样,深而密
十多年的环保事业,让廖晓义改变很大,如今的她始终显得憔悴,脸上的皱纹像刀子雕的一样,深而密

这是一位外国摄影师帮廖晓义在大坪村拍摄的照片,也是她珍藏的宝贝。如今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大坪村,间或会回北京“出差”

  这是一位外国摄影师帮廖晓义在大坪村拍摄的照片,也是她珍藏的宝贝。如今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大坪村,间或会回北京“出差”


  10月,廖晓义被美国《时代》周刊授予2009 年“环保英雄”称号。1996 年,她放弃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创办NGO 组织“北京地球村”。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素有“环境诺贝尔奖”之称的“苏菲奖”的民间环保人士。2008 年,廖晓义变身公益企业家,筹资为四川彭州市大坪村的地震灾民建造一座生态村“乐和家园”。近日,在北京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廖晓义表示:“环保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文/周一妍 摄影/胡滢

  10月26日晚,清华大学东门主楼,面对座无虚席的大礼堂,55岁的廖晓义正言词犀利地向清华学子们讲述她的公益事业。

  “如果比尔-盖茨不做公益,谁把他当回事儿啊?”

  此言一出,台下唏嘘声一片。但廖晓义没有停下来,她继续说:“有一天,我女儿跟我说,她同学的母亲问她:‘你妈妈做那么多事儿为了什么呀?又不赚钱!’”结果,我让我女儿告诉她同学:‘妈妈做那么多事为了什么呀?就为了赚钱!’”说完,台下笑声一片。

  当天,共有5位嘉宾参加“大学生公益企业创业大赛”圆桌讨论,廖晓义仅分到15分钟的演讲时间。她边演讲边看手表,瞧见已经超时,她一下子急了,脱口而出:“今天这样的安排,对我很好,节约我的时间,另外我还可聆听同行的意见。但是,对学生来说,是浪费资源,专程来跑一趟不容易!我的经验不比教授差!”

  会议主持、清华大学教授陆向谦赶紧打圆场:“今天让廖老师讲15分钟的确委屈了。她的经验不比教授差,别说让她将2小时,即使将20个小时,她都能说。”

  坐在廖晓义身边的一位嘉宾接了茬:“这就是激情!同学们,如果有一件事让你觉得不吃饭、不睡觉都想跟别人说,那你就能成为一名公益企业家了。”

  此前几天,“2009《时代》全球环保英雄榜”公布,廖晓义的名字赫然在列。“廖晓义1996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环保宣传类组织之一‘北京地球村’。‘地球村’开始在北京社区里活跃,努力提升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近年来更把工作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参与从促进塑料再生使用到鼓励建筑物减少用电等各种事物。过去一年,廖晓义和‘地球村’的成员将环保理念传递到大坪村,那是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的小村庄,在2008年5.12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

  这不是廖晓义第一次获奖。早在2000年,她就已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一年后,她再次摘得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2008年,她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手中,接过了克林顿基金会颁布的“全球公民奖”;同年,她被北京奥组委聘为环境顾问。

  再次获奖后,廖晓义的采访要约不断,她推掉了大部分。从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她经常四川北京两头跑。去年9月,她负责筹建的四川通州市大坪村“乐和家园”重建项目启动之后,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大坪村一个简陋的小帐篷里,间或会回北京“出差”。

  采访前,她告诉记者,“谈环保可以,如果谈获奖,那就算了吧。”

  “环保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6年,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里,出现了一位至少五十岁,不施粉黛,前额头发有些凌乱的女子。王志发问犀利,但该女子却坐怀不乱,镇定回答。此人正是廖晓义。

  “和十年前相比,我们没有看到垃圾分类的垃圾箱的增加。那说明你们推广失败了?”王志问。

  一直侃侃而谈的廖晓义在这个问题上失语了。沉默了七八秒钟,她才缓缓抬起头,哽咽着说:“不能说失败,我们不承认失败,不认输,我们还在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廖晓义称自己是“一介草民”,“婆家娘家都不在北京”,1996年白手起家创办“北京地球村”,凭借的完全是对环保事业的激情与执着。

  “北京地球村”成立后,资金匮乏始终是“地球村”发展的最大障碍。有一次,一家企业想给“地球村”投资几十万,前提是给他们企业冠名。结果被廖晓义断然拒绝,“我不会给任何企业做代言人。”她说:“我们很贵,买不动。”

  国际上通行的NGO组织一般可分为两类:污染控制型和生态建设型,但廖晓义选择的却是第三领域:绿色生活。1996年“北京地球村”刚成立,创始人廖晓义就为这个民间环保组织确定了这样的理念——创办“绿色社区”,提倡和推广“绿色生活、绿色运动”。比如,推广垃圾分类,倡导空调“夏26 度冬18度”,使用环保袋等等。

  很多年前,有位美国专家曾告诫廖晓义,“不要轻易去碰这种工作,美国搞了30多年垃圾分类,如今分类率才达到30%。在中国,没有强大的官方力量注入,不可能成功。”但廖晓义却如此回答:“一旦投入,义无反顾。”

  如今,最初开始搞试点的北京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的垃圾分类已做了十多年;而北京宣武区的建功南里则在廖晓义的推动下,成为中国第一个绿色社区。她和伙伴们倡导的空调“夏26 度冬18度”也被写进了国家的有关规章。

  而环保也早已侵入廖晓义的生活:她永远是无车族,除非赶时间万不得已,她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门;无论天气多么炎热或者寒冷,她从来不开空调;除了夏天,一周只洗一次澡;从来不吃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作的用品。

  有一次,药店工作人员向她推荐含麝香的一种药,据说很有效。但是,考虑到环保,她选择了一种不含麝香作用稍差的药。“环保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廖晓义说。

  “十几年如一日。你的激情从何而来?”记者问。

  “天知道。天地良心,心想做了,就做了。”廖晓义不假思索地回答。

  做“公益企业家”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廖晓义迎来事业转折点,她称此为“二次创业”。廖晓义相信,2008年汶川大地震将成为中国NGO的转折点。

  “地球村的生存之道,用一句不恰当的词来讲是‘化缘’,就是吃了上顿找下顿,没钱,项目就先停下。”如今,作为大坪村“乐和家园”重建项目的负责人,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公益企业家,她的任务是帮助大坪村灾民“钱生钱,发展当地的生态旅游、手工业、有机农业,找到改善经济的出路,从而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

  5.12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廖晓义和她的团队进入四川。在几乎夷为平地的山村,一件事触动了她。地震中,通州市大坪村一幢具有当地特色、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竟然安然无恙。“在农村,房屋是最能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廖晓义发现,应该把灾后民居的重建作为让乡村建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的最好契机。

  最初,廖晓义只想在大坪村建一、两幢房子;但在征求了专家、当地政府特别是大坪村村民意见后,最终,一个以“乐和家园”为主题的大坪村重建图景在廖晓义的脑子中形成。“乐和”二字,寓意是希望大坪村村民们敬天惜物、乐道尚和。

  2008年7月,廖晓义带着一批来自西安、昆明等地的建筑专家正式进驻大坪村。9月,廖晓义再次来到大坪村;这一回,她带来了红十字基金会、南都基金会为“乐和”提供的380万元建设资金。

  “380万元,在中国一线城市,只够买一间别墅。但是在大坪村,我们已经建起了80栋生态民居、两个120平方米诊所,如今正在建一个150平方米手工作坊、80套节能灶,两个400平方米的农人会馆,还有沼气、垃圾分类系统等。”

  但只有廖晓义自己知道,乐和家园能做成,中间经历了多大的波折。

  9月的一天,廖晓义正在北京出席“可持续能源论坛”。突然,她接到一个从四川打来的电话,“乐和家园”遇到了大麻烦,三位当地矿主正准备在“乐和家园”选址地附近炸山开矿。

  “一定一定不要忙着开炮,一定要等到测试结果出来。如果炸山坍塌,水源断了,变成小山洪,乐和家园就没办法做了。”说着说着,廖晓义开始哽咽。听出电话那头没有退让之意,廖晓义终于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言语中透着绝望:“为了颗芝麻,我们要把一颗大西瓜给丢了吗?三个人的矿,还比不上一片山吗?”

  一边是不肯退让的矿工,一边则是催着她上台的论坛工作人员。廖晓义放下尊严,祈求道:“求求你,停十天,先不要开矿。”她这才擦干眼泪,依依不舍上台。

  第二天,廖晓义急急忙忙买了一张飞机票赶回大坪村,与矿主理论。最终,她保住了两座矿山中的一座。

  “你是一个感性的人吗?”记者问。

  “每一个人都是感性的。我想,我正在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乐和家园又碰到很多类似情况,我都没流眼泪了。”

  一位外国摄影师帮廖晓义在大坪村拍摄的一组照片,则成为她珍藏的宝贝。照片中的她扛着锄头,灰头土脸,绿色的衣衫系在腰间;与同样扛着锄头,一身泥土的几个村民说笑着行走在山间。“我真的很开心,搞环保这么多年,愈发觉得这才是我最应该做的事。只要努力,一件一件事情就会变成现实,而不是永远呼吁。”说起这些,她笑得像个邻家孩子。

  从哲学家到环保人士

  其实,廖晓义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名环保人士。在创办“北京地球村”之前,她教授哲学。她在社科院当研究员时,通过一篇哲学研究论文第一次获悉“顺应自然”的理念。“我着实被震撼了。”她回忆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人一定能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是自然法则。”此后,廖晓义开始阅读环境方面的专著,比如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1993年,廖晓义带着孩子远赴美国,与在美国读博士的先生会合。她成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

  其间,她奔走于美国各地拍摄环保专题片《地球的女儿》,并接触到许多美国民间环保组织。她被这些组织在环保事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所震撼。她决心回国成立一家相似的组织,作为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启蒙。

  因为经常在中国工作,1998年,已经拿着绿卡的她在“自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签字,理由一栏写的是:留在中国搞环保。

  十多年的环保事业,让廖晓义改变很大,比如容貌。如今的廖晓义始终显得憔悴,脸上的皱纹像刀子雕的一样,深而密,这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有一次,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问廖晓义:“如今回看15年前的照片,那个穿着卡其色风衣、披着及肩短发的美丽女子,你有什么感觉?”她淡然地说:“早就不认识了,好像在看另外一个人。”

  廖晓义认为,对于中国高速现代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其解决方法可以在古老的智慧中找寻。2000年,她带着休学两年的女儿王胜寒,从希腊雅典开始,寻找对中国哲学有研究的国际人士,并在这个过程总寻找东西方哲学互补的可能。两年后,她完成了一部以寻访文脉为主线,以母女对话为辅线的真实纪录片。

  正是在那个时期,廖晓义的着装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春夏季节,她穿旗袍,秋冬季节,她穿中式毛衣。“穿衣服是人的下意识,实际上是一种东方元素的表达。”

  记者在“北京地球村”办公室里看到,在简朴的会议室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三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放着三张十寸左右的黑白照片。三张照片中,“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梁漱溟被放在最中间,左边是为了保护藏羚羊壮烈牺牲的环保志士索兰达杰,右边则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

  10月27日晚上7点,两位北京大学学生登门“北京地球村”办公室。他们告诉廖晓义,自己即将迈向社会,有许多人生困惑需要请教。一小时的谈话中,廖晓义拿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女儿为例,娓娓道来幸福的真意。

  “今年6月,牛津大学要我去讲座,我顺便去剑桥大学拜会了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卡尔,他是霍金的学生。卡尔博士告诉我,他们圈内有个共识,目前世界上人们通过肉眼可见的物质只占5%;还有25%叫做暗物质,看不见,但测得到,相当于中医里的气;最后70%是暗能量,目前人类大脑对它无法感应,但很多证据表明他们确实存在,相当于中医里的神。”廖晓义介绍他们看中国生物物理学家张长琳教授的新著——《看不见的彩虹》。

  两位北大学子瞪大了眼睛,显然,廖晓义的这番话对于他们来说太过深奥。谈话结束,那名大三女生走到廖晓义面前,深情一拥,表情认真地说:“廖老师,我今天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是您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心里。”而另一名大四男生则对着廖晓义深深鞠了一躬。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