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网络“雷词”是公民意见的曲线表达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9年11月04日04:41
  ·我思·

  郭文婧

  10月29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并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一书。该报告称,中国语言生活呈现出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山寨”、“雷”、“囧”由网络媒体迅速辐射到其他媒体,成为2008年的三个流行语词。(10月30日《北京日报》)

  近几年的网络“雷词”很多,也很形象,“山寨”、“雷”、“囧”、“被”、“艳照门”、“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很黄很暴力”、“范跑跑”、“钓鱼”……仔细看这些网络雷词,他们不仅是在描述一种现象,更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实质是“草根民意”在借网络出击。而且从频率来看,略带监督讽刺意味的网络“雷词”更多一点。如“躲猫猫”就是表达对隐瞒真相的不满,“钓鱼”就是对公权碰瓷的调侃,“被”就是表达对弄虚作假的愤懑。

  这些网络“雷词”关注的现象,既和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又都超越了单个公民的层次,成为社会价值诉求,具有一定的甚至重大的社会意义。网民制造和传播网络“雷词”的过程,实质是由关注个体命运到思考理想社会的过程,是公民从侧身面对公共领域到直接面对公共领域的转换,是公民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觉醒与提升的过程,而这正可以从法治社会公民意识生成的角度去观察。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雷词”多一些呵护引导,少一些轻易否定。

  我国当下的网络“雷词”现象,是因为网络将普通民众从人际传播的单一方式交流中解放了出来,在网络这个言论交流平台上,形成了观点的传播场,网络“雷词”只不过是观点传播与交互中的共振罢了,也只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捍卫着社会的正义。确实也如此,很多时候网络“雷词”就成为了被屏蔽掉的“敏感词”的替代语。从这个角度看,网络“雷词”频现,提醒我们需要适应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社会,说明我国依然需要加强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保障,需要提供更多的观点表达通道。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这些由草根平民创造传播的网络“雷词”对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着“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推动力量”的观点。几乎每一个网络“雷词”都对应着一种需要解决的现实社会问题,网络“雷词”的流行,特别是其中包含的讽刺与期待,往往成为政府直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催化剂。因此,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些网络“雷词”,因为它们传递着不同时代复杂的民情民心,记载着中国政治文明前进的历史。

  (作者系网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