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禁毒防艾 任务很重,道路很远

来源:山西日报
2009年11月12日04:05
  时间:2009-11-12 03:27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起,包括本报在内,全国主流媒体汇集云南,展开了一场关于禁毒防艾的宣传,并在会后参观访问了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和大理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地。

  毒品与艾滋病如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

  为何吸毒者易得艾滋病?国家禁毒办专家解释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在吸毒者身上几乎全部俱备。

  据统计,目前我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8%是吸毒者,可见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现在广泛出现的摇头丸、氯胺酮、冰毒等都属于新型毒品,滥用这些药物后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判断能力,造成人意志薄弱甚至混乱。同时由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的工作能力,而吸毒本身需要耗费大量金钱,一些吸毒者会出卖肉体换取毒资。这就架起了艾滋病病毒从高危人群通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桥梁。

  “没戒毒之前,毒瘾一来,随便抄起针管就用,根本不分谁的。”在大理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名正在接受治疗的人这样说。国家禁毒办一位姓李的专家介绍,共用针具有的是因为没钱或省钱,有的是急于注射,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共用针具还是讲义气的表现。

  专家强调,毒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多种活性物质发生变化,细胞免疫功能也随之受到抑制,再遭到艾滋病病毒的侵袭,无异于雪上加霜。

  打击毒品犯罪跟不上挽救教育步伐,这一问题将恶化

  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逾105万,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到72.2%;中央财政拟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1年增加1个亿,5年增加5亿元用于禁毒工作;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09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可卡因、阿片剂和大麻的全球主要市场稳中有降,但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和使用合成药物的问题却日渐增多。

  如果打击毒品犯罪跟不上挽救教育的步伐,这一问题将会更加恶化,国家禁毒办专家说,逮捕个人并没收他们吸食的毒品就像拔草一样,今天拔了明天还会再长。必须解决地处偏远山区和无人管理区域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利用教育和就业帮助易受毒品犯罪影响的青年人。

  云南为少数民族聚居区,70%是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卫生条件相对滞后,加之毗邻东南亚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成为全国禁毒的前沿,由于吸毒人员使用注射器具导致的交叉感染,该省已成为艾滋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05年到2007年,云南省为期3年的禁毒防艾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出“一升两降四遏制”的变化,即:境内毒品和境外易制毒化学品价格大幅上升;境外罂粟种植面积和该省参与毒品犯罪人数下降;境外大宗毒品、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境内新生吸毒人员、涉毒违法犯罪案件四方面的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在防治艾滋病方面,云南省全面开展监测检测、安全套推广、行为干预、临床治疗等多项工作。目前,云南省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总体势头得到基本遏制。

  对待这类特殊群体,不仅要给信心,更要有一颗平常心

  山下,专人正在给一排毛驴喂食;山上,有的人在绽放的三角梅下看书学习,有的在车间制作环保袋。这样的情景很难让人跟毒品联系在一起,这里是全国首家无围墙戒毒所——大理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这些人都是接受治疗的人员。

  所长李志东介绍,这里和外面的生活一样。戒毒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和文体活动,从最根本做起,帮助他们树立重返社会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根据其特长开设种植、养殖、绘画、雕刻、手编、电工等10余个技能培训项目,让人人学有所长。

  在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院长樊移山说,“恐艾情绪远比艾滋病毒本身可怕得多。之所以导致恐艾,其实还是整个社会对艾滋病本身了解得不全面、不理性。”

  在住院部病房,记者接触到很多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其中包括一对夫妻和他们4岁的孩子。人来了,孩子仍兀自在病房里玩耍。孩子的父母都是艾滋病患者,他们一开始不知道小孩也感染了,他3岁时突然持续高烧,行动能力全失,才发现也被感染。由于病情严重,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到了关爱中心。住院治疗半年后,孩子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看着他们在身边进进出出,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参观的记者初来时紧张的心也放松了很多。一位同行的宁夏记者说,进去之前觉得害怕,出来之后这种紧张消失了。樊移山说:“很多人都怀着忌惮的心理来参观,艾滋病人不可怕,反复说,人们照样对他们敬而远之,不真实地接触,就永远怀着恐惧的心理。”“希望全社会对艾滋病患者怀一颗最平常的心。”

  贫穷导致文化教育缺失,很多人缺乏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

  走访中,很多专业人士都在反复陈述着这样的事实,越贫穷的地方,文化教育越缺失,主动吸毒和患艾滋病的比率也越高。

  在中国西南部,贫穷和毗邻东南亚毒品产地导致吸食成瘾者比率很高,并伴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许多吸毒者被送至类似大理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这样的机构。

  在戒毒所,记者见到了年仅15岁的杨青(化名)。她脸上稚气未脱,今年6月吸食海洛因被强制送来。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看流行小说。问及吸毒的原因,她的回答很简单,好奇,不了解毒品的危害,很多知识都是到了戒毒所以后才知道的。

  国家禁毒办专家讲了许多由于生活困难而走上吸毒贩毒路子的例子。和许多邻近边境的居民一样,家住云南腾冲的金铃(化名)前往缅甸找工作无果后,流落街头,老乡介绍给她一份“带货”工作,报酬相当诱人,几个小盒子包装的“货物”送到昆明后能得3000元。3000元对一个地处山区的人来说是很大一笔钱。金铃没能通过火车站的检查,经警方鉴定,小盒子里的货物为3540克海洛因。金铃最终换来了死刑。

  由于历史原因,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状况和医疗状况比较落后,造成了人们对与毒品有关的知识的了解十分匮乏,很多吸毒贩毒人员被捕时,对于《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处罚的了解知之甚少。

  禁毒防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程国媛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