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让“低碳”伴童年快乐成长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1月15日15:15
  新华网沈阳11月15日电(记者王军、王莹)“……骑单车、坐公交、购绿电、认绿标……”在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这首节能三字经已经和校歌、校训一样,成为孩子们最朗朗上口的歌谣之一。

  “低碳”,这个一度连成年人都要理解半天的环保新名词,近年来却通过多种形式走近广大青少年,在培养一代人环境价值观的同时,也带给他们更健康、快乐的童年。

  每天临睡前,关好所有电器,断开电源;每天起床后,洗脸刷牙用过的水都收集到一个桶里,留着冲马桶……一年多来,这些连成年人都难以持久的生活习惯,六年级小学生高歌执行得一丝不苟。

  高歌是宁山路小学节能小分队的成员,这个小分队有24名成员,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宣传节能减排知识,义务为周围居民计算家中碳排放量,开展活动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变化。

  在妈妈赵玉英眼里,女儿的变化甚至有些令人心疼。“她坚持要求把每天上学放学的车接车送变成步行或爸爸骑自行车接送。东北的下雪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12岁的孩子坚持要步行上学,家长能不心疼吗!”

  高歌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做生意,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高歌已经养成了节约的习惯。

  在学校,高歌的作业纸都是两面利用,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只要是晴天,光线够用,教室里的灯从来不开;学校食堂午餐时,少量多次盛饭,以免浪费。

  吃完饭、洗完手,用纸巾擦一下,是成年人最随意的动作,但是在高歌和同学们的眼里,这却是一种最浪费的行为。

  “纸也是用树木做成的,纸巾用多了,我们的树木就少了。”高歌说,她早已把纸巾改成用手绢,“这可以反复多次利用,只要洗干净就行了。”如今,她的同学们已经基本上都是手绢随身带。

  辽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让辽宁的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这样的城市尤其需要开展节能减碳活动,从少年儿童做起,引导父母、亲友、邻居,让减碳行动立足学校,进入家庭,融入社会。”辽宁团省委书记曹爱华说。

  从2008年开始,辽宁团省委联合BP(英国石油)公司、清华大学等部门开展“辽宁省百万青少年手拉手减碳行动”,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创建1000个减碳环保绿色学校、10000个青少年减碳行动小队,覆盖全省350万名中小学生。

  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计算家用电器、采暖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知道了世界水日、无车日等环保节日,他们开始节约身边的每一份资源,包括水、电、粮食、纸笔……

  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让一个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活动的最终目标。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减少了私家车出行的次数,家里换上了节能灯泡,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的习惯已经养成。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环保袋购物和可循环使用的餐具,购买本地的时令果蔬。

  “孩子是未来的领导者和主人,低碳教育更应从他们抓起。”BP公司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经理张磊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使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由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BP公司共同发起实施,今年正式结束的“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10年间,已辐射到全国近50万所中小学和2亿名中小学生。

  项目虽已结束,留下的是环境教育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在现在中小学的学习内容中,无论是语文、数学、地理、化学等都渗透了环境教育。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在各种课程标注里已经把对环境教育的要求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辽宁团省委少年部部长傅刚说,辽宁“手拉手减碳行动”的下一步,将在学校教育、引导孩子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发挥共青团、社会的力量,组织优秀青年企业家、大学生、退休劳模代表担任校外辅导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亲身经历教育孩子,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点击图片进入官方网站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