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1月15日电记者张颖“小巷无名惊天下,竹到凌云老更青。”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的谭竹青,是迄今为止在全国社区工作领域中唯一荣获“社区工作者楷模”殊荣的优秀干部。谭竹青的一生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诠释了一名基层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既然选择、无怨无悔”的执著追求。
谭竹青是吉林省长春市人,1931年出生,生前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曾任长春市郊区大屯镇妇女主任,西新乡副乡长、妇女主任,从1956年起,开始担任居民委员会主任工作。
谭竹青在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工作长达48年,她始终坚持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居民群众解难。改革开放初期,谭竹青就把心操在了发展委办经济上。她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带领委里的退休职工和待业青年办起了“如意小吃部”。此后,她带领大家先后开办了服装厂、制鞋厂、印刷厂、皮革加工厂等大小17个企业,不仅没要国家一分钱,没贷银行一笔款,还向国家缴纳税金几百万元。
谭竹青用“燕子垒窝”的精神,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一步步改变着十委社区的面貌。拆除棚户区、修路、种草、栽树、修花坛、盖凉亭,建起社区服务中心、昔日“都市里的村庄”彻底改变了模样。为解决社区孩子入托难、孤寡老人生活照顾难的问题,在谭竹青的努力下,1985年到1987年,长春市第一家由居委会开办的幼儿园和养老院落户在十委社区。
谭竹青视社区居民为亲人,始终把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十委社区居民中有90%以上都是困难人群,下岗职工多,接受低保救济的贫困人口多。在这种状况下,谭竹青竭尽所能,举办了美容理发、服装裁剪、家政、烹调等培训班,使下岗职工掌握一技之长,在努力拓宽街委企业、社区服务网点等就业渠道的同时,她还鼓励下岗职工自创事业,生产自救,先后安置了1000多名下岗职工,使社区居民“虽下岗,不失业”,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谭竹青全身心地投入社区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邻里纠纷她调解,贫困人群她接济,失足青年她帮教……每一件都浸透着谭竹青对社区居民的款款深情,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谭姨、谭妈妈、谭主任。几十年来,谭竹青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十委社区的居民,有的居民在单位分了新房却不愿意搬走,有搬走的又搬了回来,甚至有不少外区居民专门到十委买房子。
谭竹青一生清正廉洁。十几年来,按照街道办事处经济承包合同和计划生育等单项承包合同规定,她理应得到奖金10多万元,可她把钱全部拿出来用在十委发展经济和救济困难户上。1985年,居委会要盖幼儿园,地皮不够用,谭竹青主动把自家的两间平房拆掉一半,无偿地给幼儿园使用。1996年,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劳模出国考察,谭竹青放弃出国机会,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了社区绿化上。社区新房盖好后,谭竹青忙着安置别人,直到社区安居工程全部竣工,她才随最后一批回迁居民搬入新居。
2005年12月3日,谭竹青不幸病逝。长春市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怀着惜别之情,自发为她送行。谭竹青的老伴宋国华拿出2000元钱替她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对于上级和社会各界送来的7万多元慰问金,宋国华则让社区居委会替他准备一份困难家庭名单,他说:“谭竹青一定会这样做的。”
谭竹青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孺子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170多项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