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记者探访流浪乞讨者:宁可受冻也不愿接受救助

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11月19日12:04
纵使气温骤降,老流浪汉们宁愿在街上挨冻,也不愿意被收容。赵宇飞摄
纵使气温骤降,老流浪汉们宁愿在街上挨冻,也不愿意被收容。赵宇飞摄

  北方的家乡早已是冰封万里,南方的中山夜晚最低气温也降到8℃。晚上8时,61岁的李果林披着在垃圾堆中淘到的破旧被子,迎着寒风走进人行隧道。在那里,老伴正等着他回来吃晚饭———一个半番薯加一个馒头。

  这是李果林夫妇在中山度过的第二个寒冬。虽然想念家乡,但几天前他们断然拒绝了救助站的救助,只是拿了两件衣服。天气寒冷,但像李果林夫妇这样的身影仍然在街头徘徊。他们,为何冒着被冻死的危险而不愿意接受救助回家?在他们坚守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

  许多流浪者不愿接受救助返乡

  对于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罗卓良来说,越是寒冷的天气他就越忙碌。每到这时,他得带队到街上进行流动救助,劝导并帮助流离在外的流浪汉尽早回家。车站、公园、天桥底,这些流浪汉常聚居的场所成为他们主要的检查场所。而救助站所遭遇的尴尬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非每个流浪汉都愿意接受救助。

  虽然自中山降温以来救助站每天救助的流浪人员在10人左右,但这个数字相比往日没有明显攀升。“主要是因为不少流浪者不愿意进入救助站。”罗卓良告诉记者,单是18日早上,他们就发现了8个流浪汉,当中大多是6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仅仅是拿了部分御寒衣物就离开,并不愿意接受救助站的救助回家。

  来自山东的李果林夫妇就是两个不愿回家的流浪汉。纵然在寒风中露宿街头,他们仍然感觉目前的境况要好于住在家里。

  李果林夫妇来中山已经两年,家里还有个女儿在耕田。一家三口仅靠几分地,一年也只能赚个上千元。生活困难重重,当地政府又没有太多的补贴,无奈之下,李果林夫妇便跟着邻居来中山乞讨。

  “我只知道这里冬天不会太冷,这里是孙中山的老家。”李果林笑着说自己已经老了,以前零下几度时自己只盖一床被子,但现在盖几层被子都觉得冷,这几天自己还有点咳嗽,一咳嗽就把被窝里的老伴吵醒。半夜睡不着,两人就坐起来拉家常,说着说着天就亮了。

  而即便是过着缺乏尊严的生活,在街头铺被露宿,李果林都不愿意回去:“家里只有一点地,生计很成问题。在这里乞讨面色反而红润长胖了,还可以存点钱。”

  这几天气温一路下降,躲在人行隧道中都觉得相当冷。李果林刻意找了些砖头和木板,准备晚上树起木板挡风。他也开始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夜晚被冻死:“冬天在街上睡觉肚子里一定要有食物,如果是空的,很容易冻死。”于是,他和老伴每一顿晚饭都加多了一个馒头。

  “老乡乞讨几年就盖起大房子”

  李果林夫妇仅仅是为了不连累女儿不愿回家,更多流离在外的流浪汉则是为了讨到更多的钱回家,而不愿意现在回家。来自河南周口的老李跟老魏就是这样两个流浪汉。在农忙时他们是农民,在冬天农闲时他们是乞丐。

  老李一家三口人,儿子今年读初中。老魏一家也是三口人,但儿子三年前因车祸去世,儿媳妇随后离开了老魏家,把3岁的小孩扔给老魏夫妇养。如今小孩已经6岁。

  老李说,他们那儿很多人都有“农忙做农民,农闲做乞丐”的习惯。在家里种两亩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00元,但在大城市要饭省吃俭用一个月就能省下五六百元。所以当地许多农民在11月份农闲时便离开家,到各个城市做乞丐讨钱,到第二年春天时再回家收割小麦。

  “等熬多几年,我就有钱给儿子盖房了,没房他娶不了媳妇,我们那里人都这样。这几天腿关节疼得厉害,晚上又没地方睡觉,好想家。”纵然是第二次来中山做乞丐,老李仍显得很不习惯。谈话中,眼角不知不觉便湿润了。

  老魏是与老李结伴来的。老魏说,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也不会做这一行。他已经62岁了,如今最大的心愿是供小孙子读到高中。“在我们家乡,许多人出去乞讨几年,回去就有钱建大房子。我呢,只要能攒个生活费,让孙子顺顺利利读上书,完成儿子的心愿,我这辈子也就没白活了。”老魏的声音有些哽咽。

  老魏感觉今年中山的冬天要比去年冷,又下雨,风又大。如果不找多点人一起取暖,晚上睡觉真的有可能就再也醒不来。所以这几天老魏跟老李开始寻找更多的伙伴,看能否一起合租间便宜的房子过冬。

  救助与乞讨之间的悖论

  无论是李果林夫妇还是老魏与老李,家里的牵挂成为他们在异乡乞讨的最大动力。而对于孑身一人的小张来说,接受救助已经没有多大的意思,他不想回家,打算在这座城市一直流浪,直到老去。

  小张今年32岁,左腿残疾,自小就跟着养父讨钱过活。乞讨对于小张来说,已经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前几年他终于忍受不住养父的脾气,偷偷搭上顺风车来到中山,开始了新的乞讨生活。

  冬天里人们容易发善心,小张这几天每天都能讨到20多元,足够他一个人简单地吃喝。偶尔他还周济一下和他关系较好的一个哑巴老人。这老人年龄比他大,可腿脚灵便些,晚上冷得受不了的时候,他们可以挤在一起取取暖。

  “救助站也找过我好多次,想帮我回家。但我也记不清家在哪里,更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人。现在我就想在这座城市继续溜达,直到慢慢老去。这里人挺好的,环境也不错,也有挺多遮风避雨的地方。”谈及回家,小张说得很轻松。而在小张的破旧背包里,一直留着一块据说是父母留给他的玉佩。

  持续南下的冷空气令中山步入寒冬,李果林夫妇、老魏老李以及小张们,则仍在这个严寒的冬天中甘愿四处漂泊。

  罗卓良坦言,对于这些自愿乞讨的流浪人员,他们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涉及到收入问题,一谈及救助,他们均相当敏感,甚至避开救助人员。许多人只是拿了救助衣物就匆匆离开。

  “除非能解决他们被救助后的生计问题,否则,他们不会接受在他们看来是断绝了他们后路的救助。”罗卓良感叹道。

  南方日报记者游玉华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