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上海殡葬业劲吹“文化祭祀风” 有人选回归大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0日17:56
  中新网上海十一月二十日电(刘淇)烟雾缭绕、人声喧哗是人们对于墓园的传统印象,尤其是每逢清明冬至,各大墓园往往人流拥挤、环境嘈杂。

  近年来,上海殡葬行业推出多种新颖的落葬服务,积极尝试改变传统局面,一股追求文明、环保的“祭祀风潮”正劲吹上海墓园。

  革新落葬仪式改变传统习俗

  在江浙地区一带,例来有“清明祭扫、冬至落葬”的习俗。如今距冬至这一传统习俗落葬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上海滨海古园内却早已为几百户丧家举办了多场不同形式的落葬仪式。

  据了解,这种民俗致使每年冬至日集中落葬带来不少交通、安全隐患,如何缓解冬至集中落葬带来的诸多问题,让逝者安息、亲人放心?早在2007年的冬至前夕,滨海古园就投石问路,首次举行了一场“音乐集体葬礼”,活动过后这项移风易俗的新“礼仪产品”引来了不少客户的向往。

  更让古园上下感到充满信心的是,2008年举行的两场百位逝者的“音乐集体葬礼”,显著松动了传统习俗。据统计,2007年冬至日古园共接待落葬了2000多穴,2008年冬至日为1200多穴,而2009年冬至目前预约落葬仅有600穴。

  一位古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这几年滨海古园的文明殡葬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我们拥有一批像"欧美同学会"这样的文化名人和团体,他们用行动支持着我们对革新殡葬文化的探索。”

  音乐鲜花大海 文化祭祀受青睐

  当逝者的骨灰缓缓入土时,视频中一张张逝者生前的照片在逝者生前钟爱的音乐声中徐徐翻开,勾起现场亲友们共同的回忆……

  今年三月,中国首个“音乐视频葬”《天长地久》亮相上海滨海古园。视频电子墓碑彻底颠覆了传统墓碑只有静态照片的单调和无奈。古园总经理赵小虎期待首次推出的“音乐视频”能为文明祭扫再添新内涵,再树新风尚。

  “何必坟丘埋骨灰,我自寂然归大海。”越来越多的上海人选择将一顷碧波视作人生的“终点站”。而滨海古园内,耗资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兴建的海葬纪念楼和海葬纪念碑,已然成为海葬者家属寄托哀思的必经之处。清明时节,络绎不绝的海葬者家属从家中赶来,在此遥望碧波,缅怀亲人。权威统计显示,自一九九一年以来,上海共举行了骨灰撒海一百二十五次,一万七千三百二十七名先人的骨灰撒入大海。

  此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市民扫墓渐趋文明——买鲜花的多了,烧纸、放鞭炮的减少了;吟诗寄托哀思的多了,闹闹哄哄的少了。文化祭祀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公益墓地渐成气候

  今年九月,被称为“二万五工程”的首批公益墓地,在上海滨海古园落成。

  “二万五工程”是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为倡导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于今年年初向全市各殡葬管理部门、经营性公墓等单位发出的一项总体规划,要求在三至五年内内实现上海市经营性公墓配置25000平方米。该规划号召全市公墓单位以实际行动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据了解,首批参与此项公益墓地计划的22家单位,在辟出的16亩土地内已建墓穴5500格位,并将从今年10月起正式向上海全市困难群体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滨海古园为“无主骨灰”专门辟出墓地,进行集体安葬,让这些没有亲属认领骨灰的逝者亦能安息。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