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地震特困户 每月发300元临时救助金
随着冬季来临,灾区群众过冬物资准备如何?昨日,记者从都江堰市获悉,当地把“一片区、五家庭”即高寒山区和沿山乡镇片区作为重点保障地区,把地震遇难者、重伤残者、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农村特困户等五类特殊困难家庭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制定了《都江堰市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方案》,确保群众在今年过上一个真正的“暖冬”。
保住房
为476户低保户建住房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受灾群众顺利过冬,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群众居住的板房区以及沿山片区和高寒山区乡镇,检查指导困难群众帮扶及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并进行了安排部署。
目前,该市已经针对困难群众发放重建补助金3661万元,发放维修加固补助金885.12万元,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特困农户的住房重建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据都江堰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入冬以来,当地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联建以及拆院并院、土地整理帮助低保户建房。同时,财政部门与农行、信用社等金融单位进行协调,用好困难农户住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帮助当地困难群众重建。
上海市援助农村低保户建房,为无力建房的476户低保户新建住房。当地已经对800户完成重建和2445户实施维修加固的农村低保户给予“三材”费用补贴,援助资金总额达3668万元。
保生活
特困户发放5个月临时救助金
截至目前,都江堰市农村五保人数为1399人,其中,集中供养1203人,分散供养196人,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370元/人.月提高到400元/人.月,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130元/人.月提高到170元/人.月。有意愿集中供养率达到了100%。
都江堰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因地震灾害导致主要劳动力遇难、致残且无生活来源的特困户,将在继续享受低保和五保待遇的基础上,从今年11月起到明年3月止,按每户每月300元标准连续发放5个月的临时生活救助金。目前,该市已建立困难补助发放台账,力争尽快将临时生活补助金发放到特困户手中。
当地针对地震新增“三孤”人员、城乡新增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金额总计上百万元。同时,采取上级下拨、购置、捐赠等措施,筹集、储备充足的过冬衣被及其他御寒物资,受灾困难群众的冬春口粮也在加紧准备中。
保就业
优先吸纳失地农民就业
据都江堰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财政每年筹集不低于60万元的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临时困难,并在“点对点”实施帮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增强了特困户自身“造血”机能。同时,通过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帮助他们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补助服务。启动“就业社保迎新春送温暖惠民行动”“春风送岗位”系列活动,切实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协调对口援建部门和单位,优先吸纳安置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群体中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进行重点援助。
记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