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官方网站称,该区四套班子已开会研究提出处理措施
番禺垃圾焚烧项目拟重新审视和论证选址
将聘请专家作全区的区域规划,不排除进行全区群众投票
本报讯 记者吴彤报道: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问题近日引发部分群众信访。昨日,广州市番禺区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表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已召开会议,初步拟出五点处理措施。其中第二条为:聘请专家作全区的区域规划,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拟进行重新审视和论证;第四条为: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不排除进行全区群众投票。
其他三条措施则分别是:问计于民,通过开展全民大讨论,广泛听取民意,发动大家建言献策;加强环境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垃圾处理机制。包括推进垃圾的分类处理,实行垃圾的减量措施与焚烧发电综合处理相结合。
会议透露,目前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大多数是担心焚烧垃圾造成二噁英污染,又无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也担心进口的是别国淘汰的二手设备,担心垃圾运输过程对沿线居民所造成的污染。同时,多数人并不反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只是不同意在其住址附近建。
番禺区还公布了创建垃圾处理文明区的五条市民反映渠道———区长专线:34612319,信访局:84636926,市政园林局投诉电话:84611813,公共网址:https://shizheng.panyu.gov.cn/,公共邮箱:shizheng@panyu.gov.cn。
“全民大讨论”的民意和权利落点在哪里
在全民大讨论掀起民意表达和参与的高潮后,以怎样的方式将它最完整最清晰最全面地呈现出来。讨论只是一种民意宣示的“效果图”,它并不必然抵达民主决策的合理化终点,那么,在全民大讨论可以想见的参差和喧嚣之后,如实反映它整体面貌与诉求,并切实可行的民意、权利落点在哪儿?
争议日久的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问题又有新进展。来自番禺华南板块丽江花园、广奥花园等小区楼盘的业主代表共100多人,与番禺区长面对面讨论垃圾焚烧发电的相关问题。据悉,番禺将在全区进行为期半年的大讨论,广泛开展征求民意的工作。(11月24日《羊城晚报》)
在座谈会上,番禺区长楼旭逵明确表示:感谢市民认真负责、富有诚意的意见,项目环评不通过,绝不开工,今天我再加一句,绝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也绝不开工。楼旭逵区长的真诚恳切言辞,加之在国内公共政策决策形成过程中颇为鲜见的长达半年的“全民大讨论”,让人不由得对这一纷争已久的公共议题的最终妥善解决充满了期待。如果说民意表达、民意征集是公共事务民主化决策的必由路径的话,那么在一个公民权利意识高涨的现实语境下,以项目环评达标为技术性保证,以全民大讨论、民意呼应等作为公共决策的先声和基础性基调,显然不乏进步意义。至少,它喻示着公共事务由单向度的行政权力主导型,快速向权力与权利充分博弈互动的平衡型、民主化格局嬗变。于此而言,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争议的由“危”转“机”,不失为一座城市权利启蒙史和成长史的标志性节点。
相比项目环评达标的技术性看点,全民大讨论的民意驱动走向和结果显然更为人关注。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全体民意固然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最大化效果,但由于现行机制和体制上仍存在不少盲区及现实掣肘,民意及决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有待突破的困境。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在全民大讨论掀起民意表达和参与的高潮后,以怎样的方式将它最完整最清晰最全面地呈现出来。讨论只是一种民意宣示的“效果图”,它并不必然抵达民主决策的合理化终点,那么,在全民大讨论可以想见的参差和喧嚣之后,如实反映整体面貌与诉求,并切实可行的民意、权利落点在哪儿?
从理论上说,关乎公共利益的重大城市项目工程,一般有以下几种民意和权利的制度落点。其一是公开的听证程序,其二是代议制民主程序下的权利意志体现,其三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民意和权利票决形式,即市民公投表决模式。第一种方式在近年来我国的公共生活中尝试较多,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争议和质疑同样不绝如缕,鉴于其在现阶段很难避免的行政主导、听证代表比例合理性、话语权被设置等体制内掣肘,且在民众心中,对听“涨”会、过关会的信任阴影难以短时间驱散,指望它成为全民大讨论的后续落点恐怕有相当难度。而让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组织来承担制度落点作用,恐也面临不少问题。因地方人大的法定职责和常规议题本已较为繁重,恐难以全面兼顾到此类突发性的公共议题,并且,地方人大代表对此类涉及局部、群体性利益纷争的敏感性和代表性,也可能存在相当的差别与区隔。而第三种民意和权利的规则落点模式,似乎更能与全民大讨论的民主氛围、民意走向相衔接和共融,但遗憾的是,它在我国的公共民主生活中被直接有效地运用,亦存在不少显性和隐性的操作瓶颈。
如果说以全民大讨论为标识,番禺行政部门在权力与权利的博弈互动中,终于明智地开始释放有利于催生民主决策的“助产”音乐的话,则民意表达民智汇集之后更关键、更紧要的权利落点付之阙如,颇让人对权利“民乐”的实践和演绎前景抱持疑虑。并且,在严重的生活垃圾围城现象步步紧逼的生态困窘背景下,长达半年的专题全民大讨论,是否会间接造成民意的“压迫性”分化?远离垃圾焚烧环保忧虑和利益纷争漩涡的外围市民,是否会在长时间拉锯战般的权利博弈中失去耐心,进而沦为制约或压制核心民意主体的“权利声音”,对此,同样需要保持关注和警惕。民意与权利落点尚未制度性建构与疏通,却遗憾地先期内部性添堵,看来,全民大讨论之后,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大智慧。(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