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山东郯城杨集镇:科学发展号角奏响新农村建设新曲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25日14:26
  今年以来,山东郯城县杨集镇围绕科学发展观作文章,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五在农村建设”,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镇乡村处处呈现富裕、健康、文明的崭新面貌。

  稳在农村 夯实发展基础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杨集镇一方面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打击犯罪。今年以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出动宣传车40多台次,深入全镇46个村进行了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每个村统一刷新了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另一方面从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发展年轻、热心服务本地事务的致富能手为党员,调整不称职村“两委”干部,完善村级五项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部分村在村务管理、财务管理、村级事务决策等方面存在的不民主、不规范、不公开的问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使村里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邀请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部门的领导举办了两期农村干部培训班,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培训教育。46个村还制定出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农村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促使村干部依法办事,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威信。在化解群众内部矛盾中,村委调解起到很大的作用,确保了社会稳定。

  富在农村 打造经济强村

  镇党委、政府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引导群众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为基础,引资为翅膀,科技为根本,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引进东隆服装、中天制粉、金沂蒙食品等项目;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猪、鸡养殖,培养一批家畜家禽养殖专业村,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各种流通服务中心,带动农民致富。同时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全镇外出务工人数10000多人。为实现共同富裕,杨集镇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举办了2期致富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公示制度,明确每名村干部和党员致富能手要联系1-2户家境贫困户。镇党委还组织各村成立技术、资金、信息帮扶机构,帮助30余名贫困党员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在农村 提高文化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文化素养,镇党委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理论培训。以镇村党校为阵地,镇党委负责培训各党(总)支部委员、镇直机关党员干部;对文化程度偏低的党员,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那些片面强调工作忙坐不下来学习,甚至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的党员,讲清道理,激发他们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文化程度低、难以自学的党员,由驻村工作组的同志领学,饮马庄村有5名老党员没有书写能力,工作组同志耐心领学,通过循循善诱,解疑释难,使他们既愿意学,又学得进,记得住;在广大农民群众中,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兴办村级图书馆等形式,开展公民道德素养和致富技能的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内容,在各种有针对性的学习的带动下,干部群众学习的自觉性空前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美在农村 营造农村新貌

  杨集镇在抓好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文明村庄创建活动逐步推进到农村,结合实际,民主制定镇规民约,破旧俗立新风,逐步形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人人讲文明的农村新风尚。我镇不断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城镇以治脏、乱、差为重点,突出抓好优质服务,强化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农村以治脏为突破口,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群众卫生活动,改善饮水条件,全镇5万余人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卫生治本建设,做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提倡农村改水改厕,发展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能源建设。目前,在信用社等部门的扶持下全镇已建设沼气池1000余口,绿色院落达到500余家。为祛除农村各种旧思想习俗和不良风气,开展了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公民道德教育,形成男女老少讲社会公德,各行各业讲职业道德,家家户户讲婚姻、家庭美德的好风气。

  乐在农村 建设和谐社会

  为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业用水难等问题,修整了农田排灌沟渠1000多米,水闸水坝5座;修建总长3500多米的六条便民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投资8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30亩、房屋39间,建筑面积975平方米,集生活、健身、娱乐、医疗于一体的高标准公寓式敬老院,五保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镇党委还加强了文化宣传阵地的建设,大力发展校园文化、镇村文化、企业文化,全镇46个行政村先后建设了拥有娱乐室、台球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录像室和篮球场等三室一场的文化大院,电脑、文体器材、各种图书报刊等一应俱全,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镇党委还组织了农民运动会、排球比赛、文娱晚会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各村委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到了晚上,农民自发在灯光排球场打球锻炼,老人们唱歌娱乐,一片和谐喜气的景象。(郯学宣)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