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破坏性旅游开发致使我国古村落境遇岌岌可危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1日16:48
  新华网天津12月1日专电 题:古村落成“摇钱树” 破坏性旅游开发致使我国古村落境遇岌岌可危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形态缤纷、风情各异的古村落文化。但近年来,由于重视和保护不够,再加上一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大肆破坏性旅游开发,古村落的境遇岌岌可危。

  有关专家表示,作为物质和非物质“双遗产”的古村落如果再不进行适时保护和抢救,终将消失殆尽。

  珍贵的古村落数量正在减少

  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介绍说,我国现在有约2000个县,1.9万个镇和3万多个乡,60多万个村庄,文化遗存的状况和特色保持程度不一。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古村落的数量在4000个左右。

  农村的文化既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这属于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古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但是,古村落的保护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古村落的数量正在减少。冯骥才忧虑地指出,现在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在齐鲁大地,像样的古村落目前已不超过10个;在山西,现存的古村落已由过去的500个锐减到现在的100个了。而一些保留下来的有特色的古村落正成为当地政府的“摇钱树”,遭遇破坏性旅游开发。

  冯骥才说,前几年他特别反对把古村落开放搞旅游。尤其皖南那些古村落,把旅游权卖给了开发商。但开发商并不真心保护,而且在村前村后两个村口各装一道铁栅栏门,卖个门票就算开发了。最多把几幢像样的老房子里的住户请走,腾空后买点老家具放在里面,买点假字画挂在墙上,当作主要景点。那些重新装修的老房子里边的对联,有的上下联都挂反了,导游所讲的关于房主人的故事有些是胡编乱造的。

  “套路化”的开发给古村落带来破坏

  冯骥才说,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去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很多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方案,把古迹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把无法当景点和卖点的文化遗产甩到一边,然后是“腾笼换鸟”,迁走甚至迁空原有居民,使古村落失去活的记忆和生命。沿街全改成店铺,招引商贩,导致所有旅游景区营销的工艺品全都像从一个仓库里批发出来的。最后是在街头屋角挂红灯笼,插彩旗。为了收入翻番,随心所欲地增加景点,甚至动手造假。

  冯骥才认为,套路化的旅游带来的必然是粗鄙化的旅游,同时使各地古村落的文化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所谓“彻底”,是指原有的文化生命被瓦解,固有的文化魅力荡然无存,只有布景般的模样,没有真正的个性与气质。

  “一个地区的经济有兴衰,但唯有文化是永远攥在手中不变的王牌,是永恒的资源。这资源既是经济的,更是精神的。如果拿它换眼前几个小钱,失去的只能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东西——精神。地域精神、人文传统、乡土情感与亲和力,这些东西一旦失去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冯骥才语重心长地说。

  冯骥才表示,有人认为发展旅游是古村落重要的出路,我并不完全反对开发旅游,但是要慎重,要仔细研究怎么开发,不能离开科学指导。文化的事要按照文化的规律办,不能只按照经济的规律和经济目的办。

  古村落保护不能一刀切

  在采访中,冯骥才坦言,古村落的保护是困难的。因为它不是文物,而是依然活着的古老社区,如今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也表示,当前古村落保护的一个难点是怎样使生活其中的百姓,逐渐享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与方便。

  那么古村落应该怎样保护呢?专家认为,鉴于我国村落缤纷多样,原则上应是一个村庄一个办法,不能一刀切。

  冯骥才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对我国现存的古村落数量进行摸底,对各地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的古村落要列为保护重点,同时,尽快对古村落进行立法保护。此外,要对农村文化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以了解和把握全局。将具有文化特色和遗存的村落,进行分类,针对性地制订切实的保护方案,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级规划,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农村经济同步和协调地进行,避免片面的开发带来人为的冲突和损失。

  冯骥才还建议说,国家应设置中国古村落名录,确定保护目标和办法。古村落保护是一种综合性和整体性保护,不宜单方面放入物质(文物)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性质应是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遗产”。

  冯骥才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古村落文化保护是重中之重。在开发的过程中,会使少数民族文化大量瓦解和失散,故而一方面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选择,另一方面在重要的少数民族集居地,要像欧洲人那样建立乡村博物馆,以保存历史记忆,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

  王来华则认为,无论是古村落的文化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不能离开科学指导和合理的规划。一定要邀请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同时要充分听取古村落所在地居民的意见。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