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务院批复黄三角经济区发展规划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3日16:44

  新华网济南12月3日电(记者邓卫华、滕军伟)记者从山东省政府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依据《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规划》明确了黄河三角洲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中国区域经济版图逐步成型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今年批复的第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专家表示,加上之前出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我国区域经济版图已形成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新区域经济版图。按照《规划》,黄河三角洲将成为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广杰说,国务院批复《规划》,不仅实现了山东省没有区域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历史性突破,对完善我国沿海布局和区域经济版图也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沿海发达区域来看,黄河三角洲还不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经济区域,经济总量与青岛市相当,但除去以胜利油田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和以滨州魏桥集团为代表的纺织产业外,其余产业大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以上产值项目少、产业链不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认为:“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黄河三角洲面临发展与转型的巨大压力,要在生态和发展两方面协调发展,找出一条发展和保护双赢的道路。国务院批复《规划》,为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7个规划。今年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

  李文华说,一个地区和周围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交通、人居环境等,如果只从很小单位来规划,难免有很多局限性,强化以区域为单位的综合开发,打破传统的行政划分,集中力量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李广杰说,国家通过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特色板块崛起。今年8个区域发展规划各有特色,如辽宁沿海经济带起到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江苏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他说:“国家已经正在推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上近年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我国已经形成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华社记者 邓卫华、滕军伟)

  九大区域一年划定 规划获批数量超前4年总和

  从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开始,今年获批的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数量超过前4年总和,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区。中国沿海已形成了“三大五小”(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与辽宁沿海、山东半岛、江苏沿海、海峡西岸、北部湾)开发格局,中西部地区也在奋起直追。

  其实,从沿海区域规划的“见缝插针”,到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各个突破,每一个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都不只是单个区域的“独奏”,只有各地携手并进,方能担起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也许就是国家顺势打出的“区域振兴牌”。

  先来者:沿海规划镶金边

  从整体层面上来说,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崛起”主角。从《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再加上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环渤海区域,以及昨日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全国沿海地区将连成一条流畅的“金边”。

  其中,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和图们江区域将为振兴东北增添动力;江苏沿海地区扩大了长三角的经济辐射能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效衔接长三角与珠三角;横琴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后,将为珠三角的发展再增助力。

  在地方规划上,6月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大粤东”5年大变战略,更要求打破粤东各市的行政区划藩篱,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从而打造东西连接珠三角与海峡西岸、向北对接长三角的1000公里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

  这也使沿海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呈现出“见缝插针”新动向。在各个主要区域经济规划区之间,一度被忽视的边缘地带开始从夹缝中求生存,转变成先发展区域和后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桥梁”。

  对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朱波告诉记者,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沿海地区得到了新一轮重视”。而这一轮“重视”,“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力求发展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关”。

  后发者:区域抱团成焦点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沈玉芳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经济总量扩大的当前,原来的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空间扩散带来了产业转移的需求。”

  这一产业转移的需求,事实上被许多欠发达地区视作崛起良机。但辽宁省铁岭市常务副市长袁卫亮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是等来的。在当前产业转移不是自动自发的形势下,很难实现产业梯次自然转移,必须依靠超常努力。”

  不过,仅靠一省一市单打独斗也大气难成,由此引申开去,也就不难理解《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都把区域内省市抱团发展作为重点。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而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重点区域之一,发展规划的出台也让“西三角经济圈”实现有望。

  以往,占国土面积71%的西部地区一直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增长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今10年来,西部各省市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经济发展体。西部地区各省市长期各自为政,优势资源不能共享,无疑制约了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

  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正式提出构想:建议国家将重庆经济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西安的关中经济圈联合起来,形成“西三角经济圈”,并明确为全国第四增长极。“西三角经济圈”的意义,更在于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联运并进的桥梁。(新华社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赵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