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星
人物印象:
返璞归真,感悟“老话”的分量
李伟是我们这个浮躁时代少有的“书生型”技术人员,相当踏实,心很沉静,一点也不张扬,并且是实实在在的不想张扬。来报社接受我的采访,也像是要完成任务似的。猛一看,浓眉大眼,人很精明,但坐下来一开口,没有半句虚词,厚重沉稳得与年龄不符,或许,这才是有大才华的人所应有的状态吧。
17岁读大学,28岁获博士学位,30出头就已经是高级工程师了,他的人生可谓一帆风顺。没有千曲百折的苦难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传奇经历,甚至除了出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天津这块故乡的土地,那么他的“卖点”在哪儿呢?
初冬的一个下午,他就那么很随意地坐在了我面前,大玻璃窗外的阳光正温暖地照在他的身上,当他耐心详细地讲解了他的一系列科研创新的成果之后,我把话题转到了他的人生方面,他说:“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崇拜对象,我小学的时候喜欢读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上中学时就开始喜欢世界著名的球星了。到了现在,我已经很难再崇拜什么人,有点返璞归真了。我觉得有些老话倒更有道理了,比如说:劳动最光荣。我觉得只要付出劳动的人,就应该受到尊重。不应分层次高低,身份大小……”
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创造了多项世界领先科研成果的业内“大腕”竟然崇尚“老话”,太土了吧?可你看他说话时的神情,要多真诚有多真诚,不容你怀疑,他的确是发自肺腑。
我问他:“现在的社会这么浮躁,人人都在追求金钱,地位,财富……你怎么可能一点不受影响呢?”他说:“说老实话,我原来看书比较爱看历史书,中国历史。我要避免那些悲剧人物的教训。可能这个话题说得太沉重了。我觉得,从历史上看,成功的人经验都差不多,可是那些悲剧人物却各有各的原因。比如有的人是因为嘴不好,有的人是小节没注意到……”
瞧,这就是李伟的与众不同。别人看历史,都看人家是怎么成功的,而他却专门看人家是怎么失败的。
他说:“我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远大抱负。我现在工作的方法是:每年重点的工作做两三件就够了。这样一辈子能做几十件,都能做到完整,不能半途而废。毛泽东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很佩服毛泽东。人得有上进心,但不能有野心。很多事是需要靠机遇。但是我的观点是,做事时最好把靠机遇的成分降到最低。”
这就是李伟的性格,也是他成就大事的保证。不浮躁,沉得住气。而且压力来了不会惧怕,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认真考虑有可能出现的缝隙,然后一个一个地把缝儿给堵上,用很严谨的方法,脚踏实地的做每一件事。
就是这个自称“没有远大抱负的平凡人”,先后获得了10项国家交通部和天津市颁发的科技成果奖,其中“插入式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研究及应用”获得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8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获国家专利并在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国家节省工程投资约2亿元。他和他的团队历经数年完成的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工程研究,使天津港建设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港。
所谓“防波堤结构”,通俗地说,就是在大海上建造一座人工的城墙,以此来减少港口内的风浪和淤泥,防波堤圈围起来的区域又可以为吹泥造陆提供条件,天津港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工港就是这样不断建设形成的。在波涛翻滚的海面和泥沙暗涌的海底“砌墙”,真好比在粥碗里立筷子,怎么能立得住?李伟正是发明了这样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法:像拔罐子一样,用抽真空的方式把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箱子”插入海底……说起来似乎挺简单,然而在这其中他苦心熬神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没有人知道。他和他的搭档们整整与大海中的泥沙纠结、较劲了5年多,计算数据,现场实验,寒来暑往,他就穿行在海港与天大的实验室之间,他的生活可谓单调又充实。到了最后在大海上真刀真枪地“演练”时,他虽然成竹在胸,但依然被无形的压力笼罩着。那也是冬天,在苍茫的大海上,寒风刺骨,他们住在简陋的施工船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听得到自己嘭嘭的心跳……终于,当一轮红日从海上腾空而起、把海水映得一片灿烂的时候,他们成功了……
李伟的讲述始终都是一个频率,平静而平淡,甚至还有几分隐隐的羞涩。但我却从这平静而平淡的讲述中找到了他的“卖点”,那就是——真诚做人,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只要做,就会成功。
也许,这对很多人来说,更难。
本科、硕士、博士,20年的读书生涯夯实了他的专业基础
记者:你读本科、读研、读博,学生时代可够长的,不烦吗?
李伟:我是1969年“文革”时生的,你看我的简历比较简单,也比较单纯,就是上学读书,也比较顺。1986年我高中毕业就考上大学了,当时17岁。1990年大学毕业,当时有一个规定,大学毕业不能直接考研究生,须工作两年之后才能考。于是我就工作了两年,两年之后,1992年我又考回了天大,读研,读博。其实我原来不想再读博士,我从小学到读完博士,上了20年的学,时间太长了。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学校科研与实际工作太脱节了,幸亏我中间工作过两年,这个经历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选课题时,我知道在生产实践中需要什么。后来也是契机,我家里希望我继续读书。再就是我的研究生成绩比较优秀,可以提前半年研究生毕业并免试读博,这样我就读博了。博士毕业时学校希望我能留校,但是我不想再留在学校了,觉得在学校呆的时间太长了,想到外面去工作。
记者:你若留在学校的话,你都能看到你一生的轨迹是什么样的,看看那些老教授的生活就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了,人生就没有想象力了,完全没有新鲜感,但却会比较安定。
李伟:我没有留校,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在天津海岸带公司工作时我就接触过不少国内顶尖的专家,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的设计大师,还有国内数一数二的港口专家。中国的港口专业在世界上是处于先进地位的。在中国国内,天津又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在港口的设计、科研和施工能力各方面都强。从高端人才上来看,有院士,有大师,有专家教授,又有天津港做支撑,实力非常强。是国内最好的,应该说也是世界最好的,起码是在世界一流水平线上的。我刚毕业,就给许多专家教授拎包,当小跑。但我觉得从中都很有收获。
应聘天津港,挑战自己原本安逸的人生
记者:你是怎样成为天津港的第一位博士的?
李伟:1997年底博士毕业后我就工作了。说来也巧,2000年的春天,当时我在天津海岸带公司担任技术部部长,正在去大连出差的火车上,看到了《天津日报》上刊登的一则一张名片大小的招聘启事,是天津港向社会公开招聘港务局规划建设处的副处长。说实话,当时我也没有太重视这件事情,觉得招聘这种事成功的概率比较低,再说我原单位的工作也挺好的。我们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天津港对年轻人不是很有吸引力,谁也不愿意到塘沽去上班。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天津港的魅力开始显现,特别是招聘的这个职位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我刚31岁,很想试试自己,就报了名。当时只招一个人,但报名的门槛比较高,必须有高级职称。我当时已经是高工了。初步筛选之后,剩下30多人进行最后的PK。我谁也不认识,也不紧张,心态比较从容。后来考试还挺严格的,考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外语,工作知识等,起码考了四五轮。最后到组织考察时剩下了6个人。实事求是地说,有的人比我条件好,更优秀,但我呢,应该是沾了学历的光,天津港当时还没有博士。
记者:你赶上了天津港最好的发展时期?
李伟:没错。我是2000年去的,从那时到现在,天津港的港口建设投资、建设力度一直在全国是排在第一位的。2000年的航道等级是5万吨级,现在是25万吨级,建设速度是相当快的,都是靠大规模的建设,给予年轻人的平台是非常广阔的。我们都说,难得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记者:实事求是地说,你做了什么?
李伟:天津港的规划始于1987年,是全国第一家搞港口规划。当时中国还没有港口规划的编制办法。但是执行了十来年之后,就有许多问题,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了。需要进行修编,我就赶上了这个项目。是我负责,具体组织这项工作。2004年正式批下来的,在国内获得了好评。正是那一版规划导致了今天东疆港的开发。当时就已经规划出东疆港要干什么,大的方向性的界定,比如物流,港城一体化等。
再就是航道。在2002年之前,当时许多业内的专家认为,以天津港的地质条件,不适合做深水航道,但是国际航运的特点却是航运深水化,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这样好多大船就进不来,特别是许多集装箱、原油、矿石的船都越来越大,如果进不来,港口的层次就上不去。为此,我们就做了许多研究,通过与交通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的合作,基本摸清了天津港的泥沙淤积规律,然后通过必要的工程设施之后,能够实现深水航道的建设。你要问天津港历史上哪个项目最大?我个人认为就是航道。从2000年10万吨项目开工,一直到现在,航道建设从来没完过,从10万吨、15万吨、20万吨到25万吨……下一步我们还要做30万吨。原来航道的底宽才160多米,只能满足小船对开,现在已经挖到400多米了,30万吨的油轮和10万吨级的集装箱可以对开。
记者: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程。
李伟:有意思的是,我们已经把人工港的不利条件变成了有利条件,我们用挖出来的泥填海造的东疆港,过去挖出来的泥都扔到外海去了,风一刮,浪一冲,泥又回来了,淤积起来,甩到别的区域去别人也不高兴。我们东疆港用的泥60%以上是从航道里挖的。这就叫挖填平衡,经济上是最合理的,环境保护上也是最有利的。
记者:那这个泥你们是怎么固定它的呢?
李伟:这就是我们做的一个科研课题:防波堤围埝,把外海的围埝围起来,修一个类似大坝一样的海上防线,造好后用挖泥船把泥吹进去,泥就不会跑了。
记者:就是有报道说的“海上长城”?这种办法咱们独创的,还是外国已经有的?
李伟:我们这种防护堤结构是有专利的,是国外没有的。就是这个“插入式箱筒型基础防波堤”。
记者:应该说是你发明的吧?
李伟:是。那是从2001年开始做的,当时领导交给我这项工作,我也没想发明什么。那时东疆港刚刚起步,要围起一个围埝把它圈起来。领了任务之后我也挠头,这个怎么做呢?巧的是,那时候我们经常去北京国家交通部跑项目,有一次我们去找部质监站的一位站长,当时他不在,我很随意地翻阅他屋子里的一本杂志《港工文摘》,这上面介绍了挪威用的一种海洋平台的结构,有一种大型的钢结构,非常大,在里面抽真空,加上负压,作海上平台的基础。我受这个启发,觉得这也是一种思路。
一步一个脚印,让智慧在大海上闪光
记者:从一种思路到实际的科研,这中间还有很多路要走吧?
李伟:我们要做的这个项目是世界上没有的,为此我们组织了一个非常精干的研究团队,有我们天津港集团内部的专业人员,还有就是设计院的,还有天津大学的一位教授,他是我师兄。最后拿出的方案是一个箱子,与现在的还不一样。一个箱体的结构,有两个十字板作隔断,上面开几个孔,用泵抽水,里面抽成近似真空了,外面有一个大气压,有近10米高水柱,这样就可以靠自然的大气压把它压到海底,里面是真空,有很强的黏力,就与土能结合在一块,非常稳固。
记者:有点沉船的意思,对吗?
李伟:有点像吧。但这个计算是相当复杂的。这种结构在港口从来没有过。也颠覆了许多已有的认识。那时候我压力特别大,很多专家对这个思路是持否定的。我们做了5年以上的时间,我们从2001年开始就在天大做模拟实验,在波浪水槽里做。后来从现场拉了两卡车的泥来,每个周六周日我都泡在实验现场与泥较劲。其他时间上班还很忙。当时请了一些专家论证,专家认为这是国际领先水平,很高的评价,认为方方面面都是创新的。然后我就向于局长汇报,于局长问我,你有多大把握?我没敢说有90%以上,其实是有的。我只说有七八成吧。于局长说,只要有七成把握,咱们就可以在现场做一下。听了这话,我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领导支持,忧的是现场做与实验室不一样,投资太大了。万一失败我没法交代,对我的压力非常大。
开始我们没敢大规模做,就做了70米,做好后放在那过一年再看,这一年中春夏秋冬,不同的潮位,包括浪,让它经受考验。做的过程中很困难,开始箱体老是漏气,解决不了。传统的施工没有这么高的精度。我们就与施工单位切磋,总算解决了,后来他们这个工艺也获得了国家金奖。到第二年春节又做好了另几组,然后我们就在一年的时间中观测它的位移。一年中,它没有沉降,说明了它的稳定性,证明它是成功的。
记者:像你这种性格,最高兴的时候也不会欣喜若狂。你是比较不外露的那种人。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怎么缓解自己?
李伟:我这个人比较爱运动,我爱踢足球,一直到读博士我都是天大校队的。参加过全国比赛。我踢球不光是缓解压力,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所谓压力,其实就是你心里面没根。我还喜欢跟朋友聊天,我所做的东西,或者是我组织做的东西,只要路线对了,是我从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做的,说老实话,我都不是特别担心。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做到万无一失。就说这个实验数据,第一次算完了之后,我又拿到另外一个专家教授那儿去考证,让他从他的角度再做个计算。当他再次计算告诉我是没问题的之后,我才放心。我从2001年开始研究实验,到2006年真正的工程上大面积应用,花了5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漏过。
记者:我觉得你做事特别扎实,沉稳。这才是科学家应有的状态,对吧?
李伟:我确实比较追求一步一个脚印,我觉得我首先要做好我的本分,也要对得起这份工资。我上中学的时候,物理、数学都特别好,我喜欢工科。我上天大学的就是工科,我觉得也很适合我,我特别喜欢天大的校训: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真的是特别喜欢。
李伟简介
1986-1990年在天津大学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2-1997年在天津大学硕、博连读,获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7-2000年在天津市海岸带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
2000年应聘天津港务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
现任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部长,港口与航道工程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市劳动模范,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天津地区火炬手。
近年来,李伟率领他的团队相继完成了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南疆北围埝工程和南疆南防波堤工程,基本完成了东疆港区25平方公里陆域和南疆东部港区的吹填造陆工程。大大拓展了天津港的发展空间。25万吨级航道工程于2007年底完工,使天津港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港。
科研方面,李伟先后获得部、市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插入式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研究及应用”获得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8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国家节省工程投资约2亿元。
在码头检查在建工程(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