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我国8300万残疾人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差距明显

来源:工人日报
2009年12月06日03:52

  残疾人群切盼“深度”温暖

  12月1-2日,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残联发布《2009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报告表明,我国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改善,保障与服务水平较往年有所提升,但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依然明显。

  目前,全世界有各类残疾人6亿,我国有逾8300万。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残疾人需求增长等影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问题日益突出。

  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差距明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残疾人整体状况有较大改善。而报告显示,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

  通过对残疾人生存、发展和环境17项指标监测,本年度残疾人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53.5%,比上年度提高3个百分点,但与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小康社会实现度74.6%比,差距明显。

  以就业为例,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陈新民表示,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残疾人对家庭依赖性还很高。尤其农村,未就业残疾人靠家庭供养占七成以上。

  监测表明,2009年度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达13.6%,是全国平均数据3.2倍。未就业者中,40.5%的城镇残疾人和76.9%的农村残疾人靠家庭供养。

  据了解,我国残疾人社保和服务体系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面临不少难题。

  会议期间,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最突出矛盾是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往往被普遍化、平均化要求掩盖或忽视,现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措施,缺乏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新数据显示,超过一半有就业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未就业,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水平的54.6%。目前仅23%左右残疾人享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近40%残疾人未参保。

  “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程凯说。

  “对残疾人问题认识的深入,意味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何志雄天生小脑偏瘫,凭着超人毅力拿到双学士学位,求职历程却让他“很受伤”。他先后被200多家单位拒绝。小何经历并非个案。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认为,“残疾人问题说到底,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正是一部分人对残疾人的歧视、偏见和排斥的存在,才使人的残疾成了问题。”

  歧视和偏见,与人们对残疾的“狭隘”认识相关。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应以“身体障碍人”视角看待残疾。

  北大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教授介绍,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变化,我国正处于人口伤残期延长和残疾风险增加阶段。北大人口研究所数据表明,我国残疾人口年增量,将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达峰值。2006年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残疾现患率水平将近翻一番。

  资料显示,我国人口总量还在上升,结构不断老化,同时工业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加之生产安全和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不同程度增加了残疾风险。

  丹麦残疾事务顾问Steen Christiansen认为,残疾人的平等和可融入性,对整个社会是必需的。

  张海迪认为,“残疾人问题不仅是生命个体的健康问题,更是有关人的尊严,公正和进步的社会问题。对残疾人问题认识的深入意味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理念转变和法制保障是关键

  对残疾的预防,是国际社会公认成本最低和效果最好战略。北大人口研究所统计,1987年到2006年,通过优生优育、计划免疫、补碘、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我国减少1500万人残疾发生。

  同时,从法律和制度层面,确保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质量及效果,已成理论界和实践界共识。

  200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基本理念、指导原则和政策措施。同年4月,全国人大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专章提出残疾人社会保障具体要求。目前,国务院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正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要用新的理念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优化残疾人社保制度安排,促进残疾预防、康复、护理的政策与资源整合,加快建设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

  陈功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反歧视法》,促进社会关心重视残疾人生存发展。

  国际助残驻华代表Jean Van Wetter认为,中国应找到能让更多残疾人享受服务的社会福利模式,同时避免对正在建立的长期残疾福利依赖,并在两者间实现平衡。

  程凯建议,国家应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针对残疾人特征研究制定特惠政策,全面促进残疾人奔小康的社会进程。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指出,“通过弥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保障他们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权利,应当是调整传统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编后:

  当前,社会转型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促使我国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在中国,如何在预防基础上,做好残疾人社保和服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此前召开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上,各界人士达成共识:应以“权益平等、优先享有”理念认识加快残疾人社保和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统筹安排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