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投行恶意设计兜售 企业内部缺乏风险控制
央企屡陷“衍生品巨亏门”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钟玉华
据国外媒体5日报道,中国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日前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截止去年年底,中国68家央企从事衍生工具投资浮动净亏损达114亿元人民币。李伟表示,西方投行恶意兜售复杂衍生品,是导致中国企业遭受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国资委三令五申禁止金融衍生品投机的背景下,央企频频成为金融衍生品巨亏的受害者,盲目投机、违规越权操作、风险控制不力、管控机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
据英国《金融时报》5日报道,中国国航、东航、中远、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中信泰富,都在因购买复杂衍生产品而遭受最大亏损的企业之列。其中最近的亏损为中国远洋,截至今年9月底,中远在包括油料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上的亏损高达41.7亿元人民币。而亏损金额最大的当属中信泰富,去年该公司投资的外汇金融衍生品亏损高达155亿元人民币。
对此,国资委和有关部门自今年9月就表示,支持央企保留对油料结构性期权等衍生工具投资交易对手的追索权,保留进一步法律诉讼的权利。对于涉嫌违法的外国投行,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毫无疑问,一些国际投行在设计、兜售金融衍生品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许多衍生产品结构复杂,解读如读天书,即使专业投资人士也很难理解。一些投行在兜售过程中还刻意掩饰“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属性,夸大其盈利、升值空间,而淡化其风险。如香港去年的“雷曼迷你债券”,原本就是一种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工具,却被投行包装为低风险、高回报的“家庭主妇债券”,给香港市民造成巨大损失。
另一方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频频中招也难辞其咎。2004年中航油在新加坡亏损5.3亿美元,2005年国储铜爆出的“刘其兵事件”,以及“中信泰富炒汇巨亏”等多起衍生投资受损案例,都有央企负责人、甚至普通操作员腐败或违规的情况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6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央企“巨亏门”事件中,企业追逐高额利润、套利投机是关键所在。金融衍生品设计之初是为了使投资者规避风险,央企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目的应是规避风险、锁定成本,绝不是为了投机赢利,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另外,违规越权操作、风险控制不力、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导致巨亏的原因。
对于国资委此前曾表示保留对国际投行追索的权利,赵锡军表示,一旦提起诉讼,要看每一笔交易的具体情况而定,双方是否都尽到责任和义务,有没有违规行为,交易是否有效等。此外,中国企业应当切实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管控制度。一旦出现风险要尽快采取措施果断止损,切忌“赌徒”心理。此外,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专业性极强,企业管理者也要相应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