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畴县董马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之三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14日17:32
在董马乡,吸引人们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魅力,更是经济强劲发展呈现出的蓬勃生机。深冬的董马大地,一块块菜畦、一片片经济林、一项项特色产业,与“喀斯特”地貌相映生辉;公路硬化、提档升级,银线飞架、通讯畅通,集镇开发、矿业崛起,产业兴起、商机凸现,把董马这片古老的土地装扮得分外靓丽,展示了山区群众的发展之美、生活之美。
理清思路求发展
“十一五”以来,按照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劳务活县”三大战略目标,董马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实际,立足铝土矿开发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生态产业,开发特色产品,做强劳务经济,各有侧重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养猪富乡、核桃强乡、花椒兴乡、矿业活乡”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养猪富乡”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计划在全乡发展优质二元杂能繁母猪1万头、种公猪100头、实现年出栏商品仔猪5万头、肥猪2万头的养殖基地、开发董马腊肉生产基地,打造董马腊肉品牌;“核桃强乡、花椒兴乡”即在不很影响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石旮旯荒山地多优势,主要规划在石山区发展核桃1.6万亩、花椒1.5万亩,建成干果规模化发展生产基地;“矿业活乡”即紧紧抓住铝土矿开发建设,做强第三产业,抓好集镇开发建设、做活服务行业,调活农产品结、做大市场供给,建成配套设施功能齐全,集“农、工、贸”为一体的综合商贸镇城。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全乡呈现出经济腾飞、市场繁荣、文化活跃、生活丰富、群众实惠的良好发展局面。对董马乡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指日可待。
稳粮增收强后劲
董马乡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围绕“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积极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完善科技配套措施,实施规范化栽培,抓示范树典型,大力推广小春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
按照“小春打基础、水稻稳大局、玉米抓突破、杂粮作补充”的粮食生产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兴乡”战略,用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调动粮积极性,走科技兴粮之路,加快推进粮种化、科技化、品牌化进程,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确保全乡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亩,水稻0.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值总产量大突破。今年实施“百千万亩”种子工程,新寨片示范区在县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玉米种植实施单行、单珠密植,种植时间比往年晚1个月,生长周期仅140天,其亩产比老品种高出200-300斤。全乡2.3万亩石旮旯地,按70%的种植面积计,将实现1.6万亩品种改良,全乡将可增产200多万斤,总计可达1000多万斤,按增产200万斤,可增加生猪出栏3500多头,人均可实现净纯收入70多元。今年,完成良种推广2.4万多亩,实现粮食总产956万公斤,比上年净增近100万公斤。
养猪擎起半边天
“少生孩子多养猪,先盖猪厩后建房。”是董马乡后坝村养猪大户郭春仙说起她家发展养猪时,吐露出的坦诚忠言。这道出了董马乡广大养猪农户的心声。
丈夫一直在外做着买卖猪生意的郭春仙,规模化发展养猪业已有1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她喂养母猪10多头,每年除出栏上100头商品仔猪外,出栏商品肥猪也是20多头,年纯收入5万多元。今年,她又购进优质二元杂能繁母猪7头,种公猪1头。正是有着郭春仙这样的养猪大户,过去,多数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后坝村群众,纷纷返乡发展起了养猪业。该村在村委会任副主任的陈方发,饲养母猪20多头,年仔猪存栏常常是200多头,出栏近300头,年纯收入近10万元。村民陈天品自己投资创办了生态养猪场,10多年来,他饲养母猪10多头,生猪存栏从未低过100头,年仅出栏商品肥猪就是200多头,年纯收入10多万元。该村116户人家,仅饲养母猪就有500多头,50%以上的农户饲养母猪10多头,户均5头以上,年均出栏商品猪1000余头,仅此户均纯收入上万元。养猪改写了后坝村贫穷落后的历史,一跃成了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村、富裕村。该村县列为了发展“二元杂"母猪养殖示范点。
在董马,有如象郭春仙这样的养猪大户,象后坝村这样的养猪大户村随处可见,这仅只是该乡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一个缩影。
在董马乡牛厂坝,有一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那就是耕地少,外出打工的人也少,全村40多户人家,外出打工的不到10人的奇异现象,其原因就是种地栽菜、养猪喂牛发了财。自古以来,该村就以种菜育苗而得了名,年户均种菜育苗都在1亩以上,苗卖后又种下菜,仅在1亩的耕地上轮作,年户均收入就是5000余元。正是种菜,养猪一直成了该村的致富主导产业。靠着种养业富了起来的村民惜土如金,刨完栽尽,养猪喂牛安下了心。多年来,该村户均饲养母猪4头以上,年户均出栏商品猪50头以上,年户均纯收入上万元。10年前,村民李才国因做猪生产发了财,不料,在一次拉往广东的途中遭遇了车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自己虽幸存活了下来,可自己辛辛苦苦挣下的10多万元全泡了汤不说,反倒还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打那时起,他只好回家在土里刨金,重操旧业,发展养殖业,仅饲养母猪18头,年仅出栏商品仔猪200多头、肥猪30多头,年均纯收入近10万元。养猪,他不仅赔清了10多万元的债务,还建起了新房,买了车子,有了存款。村民李玉达,年均出栏商品肥猪近100头,年均纯收入6万多元。同样,该村被县列为又一个发展“二元杂”母猪养殖示范点。
水淹坝村也成了董马乡的养猪大户村,一直以来,村民曾科荣就是靠着养猪富了起来,建了房子、买了车子。多年来,他年均饲养母猪也是10多头,生猪存栏上100头、出栏100余头,年纯收入从不低于5万元。正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40多户,家家户户发展起了养猪业,年户均生猪存栏10头以上、出栏近20头。养猪富了的水淹坝人,去年修通了进村近3公里的水泥路面。
董马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乡,属西畴县畜牧业养殖大乡,畜牧业一直是董马乡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历届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畜牧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常抓不懈。“十一五”以来,新一届乡党委、政府把畜牧产业列为全乡经济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提出了“养猪富乡”战略目标。
围绕生态董马建设,该乡按照“大力发展生养殖、稳步发展草食畜禽”的方针,以畜禽品种改良、科学养殖、兽医防疫、种草养蓄、市场流通等为重点发展生态养殖业,促进传统畜牧养殖产业的品种改良提升。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作用,走小额信贷与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采取群众出一点、政府扶持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的办法,做到扶贫工作到哪里,畜牧养殖就跟进到哪里,力争做到新农村、小康村、温饱村等项目建设到哪里,“二元杂”能繁母猪养殖示范村就发展到哪里。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去年,针对优质品种猪存栏率不高的实际,乡人民政府调配资金10万余元,补助农户从外地种猪厂选购400余头优质能繁母猪,投入给300多户农户饲养,并选购16头优质种公猪,合理布置在16个点的16户饲养。今年采取农户出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办法,又选购了50头优质种公猪,投放给有饲养经验的50户农户饲养,为提纯猪品种,推广优质品种化养猪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该乡充分依托商品猪多这一优势,合理布点,建起了6个生猪接转场,活跃了生猪接转市场流通。紧紧抓住倍受人们青睐的董马腊肉优势,谋划发展猪肉加工产业,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今年,全乡共发放贴息贷款227.3万元,整合支农资金20多万元,扶持发展畜牧产业村51个259户,发展“二元杂”母猪示范村2个,养牛示范村1个,种草养畜示范点1个,建成规模化生态养殖场1个,完成牧草种植600多亩,实现生猪存栏23859头、出栏33216头,大牲畜存栏4654头、出栏1895头,山羊存栏489头、出栏516只,畜禽存栏11.2万羽、出栏14.01万羽,实现畜牧产值3964万元,人均实现畜牧业收入91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0%。
生态产生满园春
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结合董马的地形特点,乡党委、政府将各自侧重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提出了“核桃强乡、花椒兴乡”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思路,大兴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全乡生态和谐董马建设。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该乡本着“放开手脚搞调整、突出规模搞调整”的原则,结合董马石旮旯山地多,海拔、气候、土地适宜种植核桃、花椒的实际,规划用3年时间,发展核桃16000亩,花椒15000亩,针对铝土矿的开发建设,规划发展蔬菜种植500亩,抓实夏季商品蔬菜种植,做实冬季农业开发。规划在董马村委人垢坝村、么铺子村委会董果树坝子种植冬甜糯玉米100亩;在龙里村委会山边塘村委会陆家寨村,新寨村委会牛厂坝、毛草坪村种植80亩夏商品蔬菜;在新寨村委会街头、街脚、董家小寨等村种植花生200亩;在新寨小寨村种植水果萝卜100亩。
发展花椒、核桃产业,大大调动了山区农民的积极性。花椒种植伊始,董马村委会水淹坝村曾科荣领头种下30亩,在他的带动下,当年全村40户种下了300多亩,邻村片区14个村种下了3000多亩,现已挂果有了收成。锅地塘村委会主任王真友,为在该村发展核桃产业,去年,他请工打塘400多个塘3000多元,种下了30多亩400多株。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陈子友夫妻,当年回来看这是发展核桃产业,不需别人动员,就把自家所有30多亩慌山地全种上了核桃。妻子因打塘弄伤了手,自己1人也顶着硬是把30多亩400多株核桃栽下,才外出打工。正在是他们的带动下,锅地塘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当年就种下核桃2200多亩,今年普及了村村寨寨,又种下核桃1000余亩,形成了连片规划种植。
自2004年发展花椒生产以来,现已发动群众种植11000多亩,有初步经济效益的达3000余亩。在发展花椒产业中,乡党委、政府每年都无偿购化肥送给花椒种植示范样板基地农户,并组织乡机关及相关部门的全体干部职工到花椒示范样板基地指导和参与农户对花椒修枝打岔施肥、薅锄两次200多人次等,以示范带动全乡的花椒管护。2008年,在全县起动实施核桃产业发展,董马规划在高山区的锅地塘、通心坡两村委会实施连片种植,去年按规划种下核桃2400亩,今年落实种植面积7000亩,预计12月底将可全部栽种结束,明年将可全部完成。确保了“核桃强乡、花椒兴乡”的目标顺利实现。
矿业开发天地宽
铝土矿开发,给董马带来了无限发展的商机。项目启动后,董马将人流、物流量增大,集镇人口增多,小城镇开发步伐加快,个私经济增容增效,市场经济活跃繁荣,带动了董马小城镇开发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运输、服务、餐饮等个私行业快速发展,活跃了当地劳务经济。
铝土矿的开发建设,活跃了山区群众。铝土矿首采点董马卖酒坪片区村民,纷纷利用荒山地征补偿资金创业发展、增收致富。富龙井何裕初、何德俊等村民,将补偿到的几十万元资金投放在董马集镇上建房,建起了自己的商铺,做起了经营买卖活。村民汪仁宽,将补偿到的资金全投放到了省城昆明,做起了经商生意。卖酒坪村小组长骆瑞才,将补偿到的资金建起了新房,购买了两辆大翻兜车就地在选矿场上拉石运料干工程,如今不但赚回了车本,还有了积蓄。有的到董马集镇上经营起了旅店、开起了馆子,建起了修理厂、干起了建筑,做起了生意等。
按照“矿业活乡”的发展思想,乡党委、政府在积极做好董马铝土矿开发建设的全方位协调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矿业活乡”的新路子。该乡围绕铝土矿开发,大力实施小城镇开发建设,以乡镇企业为骨干,加快董马经济贸易发展区建设,调整服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放胆、放手、放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4万元,比上年增加165;实现各项存款余额外负担5075万元、贷款余额386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81%。(祝秀国曾建兰)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