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现并确认日军侵华所留机场及慰安所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2月15日08:42
新华网长春12月14日电(记者常亦殊 李双溪)在全国第3次文物普查中,吉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并确认了多处日军侵华所留罪证遗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城市的3处机场及1处慰安所遗址。
据吉林省文物局有关人士介绍,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沙河沿日军侵华机场遗址,至今仍保留着日军飞机库、飞机隐蔽部及储油库等遗迹;而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的侵华日军机场遗址,则保留着储备库、气象站、测风仪器、兵营、炮台和浴池等遗迹;此外,在位于白城市洮北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附近的镇西侵华日军机场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日军战斗机库、物资储备库等。
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翟利国告诉记者,这些机场建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时期,特别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加强了对苏联的防御,在当时的中苏边境一带,修建了大量战备工事。
他说:“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东北的时候,为了防御苏联红军,沿着当时的中苏边境,建了一条他们自己吹嘘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一个永久性战备工事。这个战备工事,是从吉林省珲春市的图们江入海口处,沿着中苏边境,一直到内蒙古的满洲里。沿着这条边境线,他们设置了大量的地下工事和地面机场。仅机场在这条防线上就有100多处。”
多年从事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赵聆实介绍说,这次发现并确认的机场遗址,均为当时侵华日军抵御苏联的第二道防线。这些机场在当时属于备用的中小型的战斗机机场,是侵华日军在北线防御苏联的第二道防线。边境线沿岸为第一道防线,再往内地延伸到热河一带,是第三道防线。
赵聆实还介绍:“这种机场除了设置有飞机库、跑道、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外,会专门为飞机设置"隐藏部",即飞机隐蔽和待飞的场所,因为它看起来像鸡窝棚,所以当时中国老百姓叫它"机窝"。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非常坚固,而且隐蔽性好,一般情况下很难发现。”
此外,在此次普查中,考古人员还发现并确认了位于白城市洮北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西侧的镇西侵华日军慰安所遗址。据考证,它是当年日军第七飞行团慰安所。其建筑为两栋青砖平房,每栋房子有10个小间,每个小间12平方米左右,室内用火墙取暖,陈设简单,有一个地炕式床铺,上面是榻榻米(即日式床垫)、炕桌子、座椅及日本装饰画等。
赵聆实说:“这些都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侵占中国东北的历史铁证。特别是慰安所,正证实了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时,还犯下了种种为人不齿的罪恶勾当。”
据介绍,这些遗址将被列入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警示性文化遗迹加以存留,以提醒国人要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