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金县未批先占130亩良田建高档经适房,手持盾牌防暴队员强丈量土地
南方农村报12月19日报道:11月20日上午,广东省紫金县有关部门和紫城镇政府一百多名工作人员,包括十多名手持盾牌的防暴队员涌入乌石村,强行对村民的土地进行丈量。
12月1日,乌石村民从该县公证处收到了一份公证书,上面列好了每位被征地村民的征地面积和补偿金额,并且规定提款的最后期限是2011年12月1日,“逾期不领,上缴国库”。
至此,乌石村民开始灰心,“我们的保命田再也保不住了!”
全县第一高产水田遭填
不交地参军政审不让过
这是一片曾给乌石人带来生命与荣耀的土地。
千百年来,在秋香江的不断冲积下,乌石村形成了一块300余亩的坝子,当地人称为“大坝段”。
1958年之前的大坝段坑坑洼洼,水稻亩产不过两三百斤。1958年,在当时的附城人民公社副书记兼乌石片区书记谢远昌的号召下,乌石片区的男女老少,只要年满16岁,全部挽起袖子卷起裤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整治大坝段的工作中。
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这块高低不平的土坝终于被乌石群众驯服,变得平平整整,水田的亩产更是从两三百斤逐步增长到上千斤。
乌石群众的巨大成功在当时的紫金县引起了轰动,其他公社纷纷组织代表前来参观这块亩产号称“全县第一”的土地,谢远昌也因为政绩突出当选为汕头地区人大代表(当时紫金县属汕头地区)。“人家吃红薯,我们乌石人吃大米,后来饿死人的时候,我们乌石的米还要拿去支援别的地区”,在年届80的谢远昌看来,那时可“风光得很”。
1989年,时任乌石乡党委书记的温国蕃在大坝段水田旁立了一块“高产农田保护牌”,这块铁牌成为所有乌石人心中的骄傲。
转眼到了2006年。
当年2月8日,乌石村民参加了一个征地工作会议,得知征地区域是大坝段的230亩高产地。
会上,乌石镇领导和村委会干部强调:这块地要交给紫金县“解决住房困难办公室”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老百姓同意也得征,不同意也得征。会议刚结束,征地公告便贴到了村民住房的墙上,征地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60元,每亩39960元,一次性付清,此外没有其他补偿。不过,镇政府并未出示征地的相关文件。
乌石村共有2300多村民,1200多人在大坝段分有水田,其中有600人的口粮完全依赖大坝段。面对失地的危险,加上镇政府又迟迟拿不出征地批文,村民自然坚决反对征地。
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有村民发现,一些在公职部门工作的亲戚开始到村民家中频繁造访,进行游说;有的村干部则直接对某些村民宣称,要是不交出土地,就让他们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下岗、兄弟离职。
事实证明,当地政府可谓说到做到。
村民老王要盖房子,因为坚持不同意征地,他的房子被当地政府停工直到现在。
另一位村民的孙子要参军,镇武装部告诉老人,“不交地就让你孙子过不了政审”。于是,这位乌石村最具威望的老人,在武装部干部的面前跪了下去。
在如此强大的攻势之下,三分之二的农户动摇了,与紫金县“解决住房困难办公室”签订了征地协议。
电话打进两会土地暂保
政府带领城管强行丈量
2007年1月25日,二十多辆大卡车和推土机在村民惊慌的神色中吼叫着闯进村子,掀起漫天的沙尘,与卡车一起现身的是一批镇村干部。随着一车车黄土倾泻而下,大坝段几乎回到了1958年之前的老样子。
很快,230亩水田被填埋得只剩下100亩,但征地批文依然不见踪影。
愤怒的乌石人找到镇政府,强烈要求他们出示征地批文,但遭到拒绝。后来村民去各级国土部门进行查询,也未发现和该村大坝段有关的征地批文。
随后,乌石人组成了以村民老王为首的上访队伍,但是,无论他们去到哪级政府、哪个部门,都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2007年3月,正值全国“两会”。一天深夜,老王将电话打进了“两会”的热线,并将相关材料发送到“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的邮箱。3月27日,已经被填上黄泥的大坝段农田,“突然被镇政府派来的人种上了玉米和芝麻,原来的田埂上也打下了密密麻麻的树桩”。
此后,政府的填土行为暂告一个段落,但130亩田里依然填满了黄土,荒草丛生。
2009年7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大坝段的征地批文终于发到了紫金县有关部门和村民的手中。
同月,乌石、附城两镇被并入紫城镇。
新的紫城镇诞生以后,紫金县“解决住房困难办公室”、国土局、紫城镇政府开始频繁派出工作人员,到村民家动员征地,目标是上次未来得及填土的100亩土地。这部分土地和前年被掩埋的合在一起,政府承诺给予每平方米60元即每亩39960元的补偿,此外,再给予被征地农民每亩40平米的生产生活返还地。
根据广东省出台的征地补偿保护标准,合并之前的乌石镇属于十类地区,补偿保护标准为每平米23.4元,远远低于此次政府提出的标准。用该县一位领导的话说就是,“农民可以在返还地上盖房子,在建好后的小区里做生意,这叫‘良田三亩,不如一间瘦店’。”
这在政府官员看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但有些村民并不领情。
老王家一共被征地2亩7分,属于全征地户。按照上述补偿标准,老王能拿到10万8000元现金和108平米返还地。“现在的物价,这10万多块钱能干嘛?连两层楼都修不起来。”
由于政府至今尚未给出被征地农民返还地的规划图,因此,在老王看来,拿着全家人仅有的高产稳产的宝贝地去换一间“前途未卜”的店面,风险太大。“根据我们的经验,他们的承诺就是空中楼阁。”
由于害怕失去土地后变成“非工非农非商”的“三非人员”,安置问题和生计问题都未得到解决的村民坚决不同意征地,也不同意政府丈量土地。双方的矛盾一天天堆积,终于在11月20日爆发了政府带着警察和城管进行的“强行丈量”。
让人惊诧莫名的是,在本月初村民拿到的公证书上,补偿标准已经从当初政府承诺的60元/平米变成了23.4元/平米,因此,愿意领取这份补偿款的村民寥寥无几。
至于130亩良田被填2年多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也一直没给村民一个说法。
160套廉租房一套未建成
经济适用小区追求高档
12月17日下午,紫金县“解决住房困难办公室”主任邓忠奇站在大坝段被黄土掩埋的田里,神情凝重。
作为该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看着河源市其他县区的相关建设搞得红红火火,而唯独紫金县一片沉寂,他感到压力很大。
紫金县可以享受廉租房待遇的最低收入家庭共有161户,但目前一套也没有建成,正在建设中的也仅有36套,剩下的125户房子尚无着落。
该县可享受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共有1000多户,这些人的房子和上述125户人家的廉租房,本来都计划建在大坝段的水田里。但由于征地方面的阻力,2007年就准备开工的小区,现在连地基都没有打好。
“征地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当中,那36套廉租房,我们会争取在春节之前完工”,邓忠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如果房子建好了,将会给贫困百姓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是一个真正的民心工程。”
乌石村民并非不支持“民心工程”,只是想不通为何一定要征收他们的“保命田”。据了解,本世纪初,县政府曾经征用了几百亩土地用于建工业园,但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并未得到投资商的青睐,一直荒废至今。在乌石村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全县那么多闲置的荒地,政府都不用,偏偏看上了我们这块高产田,为什么?”
该县主管经济适用房建设工作的副县长黄廖火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因为以前没有征地批文,该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一直停滞不前。现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批文已经下来了,尽管农民的安置方案还在讨论当中,但“农民的思想工作已经做通了,他们都很支持,地也差不多征好了,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至于为何选择这块高产田,黄副县长回答道:“县政府的规划就是这样子,我们计划建一个高档的经济适用小区,这个小区要在整个河源都排得上号,里边幼儿园、商场、健身设施要应有尽有。这就要求土地面积一定要够大,而在我们紫金,像大坝段这样大面积的平地是很难得的。我们现在有了省国土厅的批复,肯定是合法的。”
据悉,乌石村大坝段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最迟将于明年春节前动工。(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