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蓝皮书:我国居民消费率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22日12:39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常红)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下降、居民之间消费差距扩大、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例失衡等。为此,蓝皮书对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出五大建议:
第一,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是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1%,大部分年份经济增长都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7%,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一起呈下降趋势,至2008年已下降到0.727,说明要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大力提高整体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着重提高农村居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
农村居民消费有很大提升空间,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59.3台,农村居民为5.4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洗衣机94.7台,农村居民为49.1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电冰箱93.6台,农村居民为30.2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照相机39.1架,农村居民为4.4架;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空调100台,农村居民为9.8台。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2008年,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56,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65。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对其消费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城乡低收入群体平均消费倾向明显高于高收入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将能大大拉动该群体消费,从而更大地撬动全社会消费。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能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要从城乡居民的收入环境及消费环境出发,研究农村市场、城市市场及城市中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针对高、中、低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整合市场资源,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特色化经营,逐步改变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状。
第四,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差距,实际上就是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幅度。一是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严格规范劳动保险计划,提高居民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在收入再分配中,通过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鼓励性的资本转移政策和经常转移政策实现收入由高向低的转移,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抑制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第五,增加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入。
在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同时,着重调整政府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结构,适当加强基础教育投入,扩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对居民的受惠面,提高全体公民的基础教育水平。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范围,逐渐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在社会保障方面,一方面要形成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项目、扩大社保的覆盖面。应强化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为居民生活构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的社会安全保护体系。这既是提高居民即期消费倾向、降低储蓄率的前提,也是减缓外部冲击、增强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常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稿,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合作伙伴,禁止转载、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规新闻授权的网站),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5368446联系。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