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珍视政府与网络民意的良性互动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23日07:21
  实现政府和网民的良性互动,这既是政府“善治”的要求,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对互联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2009年互联网经历了蓬勃的发展,政府与网民良性互动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由网络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在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由于互联网的大众特性和互动效果,网民对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问题的社会关切度大幅提升,有序的政治参与也在不断扩大。

  透过今年的网络热点事件,可以看出,不管是房屋拆迁、反腐倡廉、劳动就业还是司法公正,网民所关注问题也正是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网民的基本诉求和党的执政宗旨相一致。倾听网络民意,已经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以人为本、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事件通过网络而被放大,形成“风暴”。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互联网用好了是宝贝,用不好就要出乱子。当前,虽然仍然有个别部门和干部忌惮网络、害怕网络,但更多的部门和干部已经从“怕网”转变为“爱网”,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汇聚民情、集纳民智。无论是中央机构还是地方基层,针对网络信息的快速应急机制已经建立,主动地回应网民疑问、解决网民关切。

  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意见表达平台的同时,也为党和政府提供了一个新的执政平台、一种与群众对话的沟通方式。这一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对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尊重和捍卫。以反腐败为例,网络已经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形成了政府与民意互动的良性局面。在今年出版的《中共党建辞典》一书中,已经收录了“网络反腐”一词。

  当然,由于我国互联网舆论尚处于发展阶段,再加上海量信息和短时间内大量跟帖的影响,网络舆论也在某些层面呈现了非理性的一面。巩固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格局,需要网民的不断成熟,也需要政府的全面把握。网络舆论毕竟只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政府在应对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时,还要对网络舆论进行仔细甄别,作出恰当的评估。

  在一个有着3.38亿网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的互联网环境下,理性看待网络民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听取民情、化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和网民的良性互动,这既是“善治”的要求,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汪冬莲)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