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变数 退出时机灵活掌握 全球经济在多大程度复苏、各经济体复苏是否同步、通胀将何时以何种方式力度出现、各国的退出政策有多大不同……诸多不确定性决定了未来调控靴子何时落下、货币政策何时收紧仍需“边走边看”,也意味着调控举措需要更为灵活,甚至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体现。
漫画/韩景丰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就列出了明年可能会发生的政策意外,其中三项与货币政策有关:中国先于美联储进行加息;中国早在第二季度就出台紧缩政策;人民币汇率全年不变仍盯住美元。
在王庆看来,中国先于美联储提前一个多月就加息的条件是,CPI急速上升、资产价格泡沫不断膨胀,但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央行还可以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其他手段来进行调控。此外,如果明年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加速上行,CPI和出口增速纷纷转正,引发政府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就有可能激发政策在二季度就开始紧缩,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可能会引起经济二次探底。
另外,在汇率政策方面,王庆指出,不排除一种可能,即人民币汇率实际盯住美元的政策在明年11月G20高峰会议召开之前都保持不变。但中国很有可能会在会议召开前后重新使人民币走上缓慢升值的通道。
此前,央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退出应与欧美国家有所区别:我国的贷款进入了企业,而国外的资金救助了金融企业,进入了市场;国外更多的是依靠价格工具引导,我国更多的是依靠数量工具。
鲁政委也判断,明年政策的执行将“颇为踌躇”:除物价变化外,绝大部分数据的“前高后低”特征,预计将令政策甫行即止。一季度较为强劲的数据刚刚鼓舞起退出的勇气,但预计会被二季度随即开始的回调再度送回观望状态。他认为,明年可能加息1-2次,但也可能完全不加息。
数量先行 二季度后逐渐发力 诸多风险,重重挑战,2010年货币政策面临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局面。紧缩靴子何时落下?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握好信贷增速”,“管理通胀预期”。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两句提法的“抓手”都是在货币信贷增速上,自然意味着数量工具将是明年主力。他还表示,央行可能适当提高公开市场利率,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目前政策的“微调”已由数量工具逐步体现出来:公开市场操作已连续10周净回笼,累计净回笼量高达6980亿元。本周仅剩400亿元可供对冲,有望实现连续第11周净回笼。不过,22日公开市场利率继续与前期保持一致,显示央行近期意在对冲过多流动性但暂无引导市场利率上行的意图。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快,可能在10%-11%之间,届时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明显上扬,因此施行一些调控政策的概率会增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调整,但最早预计在明年“两会”期间。
利率方面,基准利率的调整与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善,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密切相关。“美国不加息,中国加息就很难。因为加息会导致更多热钱流入。我们判断,美国加息最早要到明年下半年,因此中国最早下半年加息。”哈继铭表示。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在保持稳定、小幅渐进式升值、一次性升值几个选项中,多数专家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最可能变动方向是回归到小幅、渐进的升值趋势。哈继铭认为,预计明年3月、4月,出口将恢复正增长,因此人民币升值可能在明年二季度有所体现,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升值3%-5%。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