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域外华闻

旧金山华人自身命运与祖国发展相连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4日15:14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的近代历史中,美国华人都是边缘者:中国的历史书几乎从未正视作为一个群体的海外华人——他们的悲欢和荣辱、挣扎与奋斗;美国的历史著作则着眼于种族歧视,将华人视为饱受欺压、无力反抗的被动的受害者。美国华人在双方历史的这种疏离与被动的状态,造成了许多流布甚广、影响深远的失实传说:例如,早年赴美的中国女性,都被当作妓女登记在案,甚至5岁的幼女也不例外。要还原排华年代的美国华人社会的真貌,除了美国官方材料,也必须结合中国旧大陆,尤其是华人社区内部的资料,以便听到“华人自己的声音”。

  《华人的旧金山》就是这样一种尝试。作者选取了19世纪中叶至1943年的旧金山华埠作为研究对象。它是华人前往美国其他地区最重要的中转站,也是美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社区之一,因此可以作为美国华人这个连接新旧大陆的跨太平洋族群的代言,其觉醒、发展与崛起不仅是展示美国华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一扇窗口,也同时见证了旧金山市的成长与繁荣,以及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兴盛。

  最初是传教士和与美国进行贸易的中国商人将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带到了珠江三角洲。于是,大批沿海居民启程赴美。他们之中,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圆梦,带着可观的财富回到故土,这足以刺激一轮又一轮新的赴美潮。随着赴美人员日益增多,华人聚居区也渐次成型。注重乡情故谊的美国华人以旧籍为单位,纷纷成立会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企业,兴办报刊,发展国学基础教育。就读于华人学校的青少年不仅被要求掌握中国文字、文化和历史,忠孝谦和等传统伦理道德观也得到了强调。

  美国华人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兴衰也与他们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在积贫积弱的满清统治时期,华人被美国主流社会视为怪异的外来者,他们的装束,如蓄辫,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因此,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华人积极募捐,希望尽最大力量帮助祖国渡过危难。而当时的华人学校教材强调的恰恰是“国以民立,民以国存,无民则国何由存?无国则民何以庇?故国民必爱国”。在美华人试图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曾任圣地亚哥唐人街市长的阿坤不到15岁就来到美国,一直坚持用英文写日记,还积极参加基督教会的各种活动。

  华埠报刊也着力帮助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它们积极地向华人传播美国的主流文化,包括白人对华埠的看法。一些带有歧视和偏见的言论,华人报刊会猛烈回击;对于华埠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赌博、堂斗和吸鸦片,他们也从不讳言。

  华埠的会馆和“同源会”等组织承担了社区管理工作,他们锐意革新,积极引进美国主流社会风俗,消灭社区内的各种陋俗;倡议华人参加白人组织的社会活动,以增进双方的交流;同时四处奔走,为华人争取投票权。这些努力终于在1943年12月17日促成了《排华法案》的废止。

  作者在书中使用了档案、地方志、报刊、日记、早年的教科书、游记,甚至华人餐馆的广告传单等各种材料,并综合运用了跨学科、跨国界的分析方法,试图用“华人自己的声音”深入讲述一个横跨新旧大陆的特殊族群的故事。这个族群成长于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在中国与美国双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特质,并对太平洋两端的新旧大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