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孔明殿全面大修 采取开放性施工换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05日10:36
昨日下午,专事古建筑维修的高怀青师傅在武侯祠孔明殿后的坝子里忙碌起来。一斧头一凿子,完全按照清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打出榫头,制作木构件。坝子的右侧堆满编了号的小青瓦、屋脊青砖……
这是武侯祠博物馆在对在5·12地震中受损的孔明殿进行抢救性维修。这次维修将持续半年,耗资400万元。
16年来首次大维修
昨日下午,记者在武侯祠博物馆看到,孔明殿的大殿及院落过厅已被钢结构的施工防护“罩”起来,殿顶上屋脊和瓦片已全部揭下,除了精美的木雕,还有很多已糟朽的屋顶木架,有的已到断裂的边缘,工人们正在对糟朽的部分进行拆除。
5·12汶川地震使孔明殿的文物和古建筑主体遭受一定损坏,屋脊青砖发生偏移。另外,由于长期受雨水侵蚀,一些木制构件发生糟朽。武侯祠博物馆副研究员李润华告诉记者:“像这种糟朽严重的木头很多,而每段木头都有连贯性,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大面积崩塌。”
2009年初,接到武侯祠的报告后,国家文物局予以批复,并委托清华大学做了保护方案。近日,孔明殿屋顶开始揭顶式全面维修。本次维修主要是对殿上的木构件及损坏的小青瓦进行更换,总耗资400万元,工时180天。是1994年全面维修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
全部按原样制作
高怀青是长期从事古建筑维修的木工师傅,曾参与过上里古镇、大慈寺等古建筑的维修和维护。昨日下午,他在现场用传统工艺,拿斧头和凿子打榫头,制作木构件。高师傅说:“维修这种古建筑,要按传统方法,不然就变味了。”
坝子的右侧堆放了数堆古旧的砖瓦,分别被标明瓦件、封楼瓦件、屋面脊青砖等,并标明相应的规格。李润华介绍,孔明殿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后来陆续有过维修,但有些小青瓦已有300年了。目前孔明殿上拆下来的小青瓦有1万余匹,由于很多已损毁,欠缺的部分将找专门厂家完全按原规格进行烧制,达到“不改变文物原状”目的。而已经糟朽的木构件,也将按原样打造,并进行更换。
开放性施工不影响参观
记者在孔明殿内看到,昨日依旧游人如织。
由于孔明殿地处武侯祠博物馆核心文物区,这次维修摒弃了传统的封闭式施工,采用开放式施工,完全不影响游客参观。这在全国博物馆文物保护史上还是首例。
为保证游客安全,这次施工采取了特殊措施。武侯祠博物馆调研员李亚红介绍,由于文物构件的特殊性,防护架的搭建连墙体和梁架都不能接触,因此在在孔明殿内支起八根“柱头”作为整个施工架的承重点。为避免钢管支撑损坏殿内地面,还在钢管下方垫了木板。平台的防护架搭建完成后,在平台上满铺木板;再在木板上、下铺满两层竹胶板,然后在竹胶板上铺设双层塑料薄膜以防止飘落粉尘,最后在塑料薄膜上再铺设一层泡沫板,以降低噪声。这样就完全保证了参观游客的安全。
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表示,武侯祠此次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由于开放性施工的实施,既保证了游客参观的安全,也使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文物维修的手段和措施,对文物保护有更直观的感受。
记者 杨方毅 摄影 谢辉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杨方毅)记者昨日获悉,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日前在四川博物院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章程》,在全省各文博单位推荐的候选人中,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表示,目前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要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博物馆要走出围墙,融入到社会中去。博物馆学会成立后,应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随后,省博物馆学会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首届论坛,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院、建川博物馆代表作了精彩的讲演。 (来源:成都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