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11日18:16
  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海平面上升、沙漠化蔓延、频发自然灾害等正在吞噬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寻找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21世纪人类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未来将面临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充当实践先锋,引领生态文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挑战

  全球高度关注、有119个国家元首和领导人出席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以达成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这个决定地球上60多亿人未来命运的大会,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立场的不同,没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基础上,有效贯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致使哥本哈根大会在争吵中落幕,仅成形了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拒绝承诺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以及拒绝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这一基本的事实,发达国家无法否认,因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为发达国家确定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即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3年至2020年)的具体减排目标,以及它们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路线图”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的资金数量与技术转移。

  从谈判伊始,发达国家就一直试图摆脱《京都议定书》,抛弃其历史排放责任,让发展中国家与它们同步减排;发达国家只谈长期目标,提出了到2050年全球排放总量减少50%和发达国家减排80%,却不愿谈及将于2013年起开始的中期减排目标,还宣布其中期减排目标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数额,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量和是否接受“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挂钩。美国把矛头指向中国,执意要求中国的减排工作接受国际检查,这明显违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哥本哈根协议》在妥协中出炉,尽管差强人意,但至少在减碳问题上达成全球共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要在2010年墨西哥,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低碳经济国际化的潮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关涉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当前,全球正在发生着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燃烧化石能源和乱砍滥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过量排放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结果。未来的发展如果仍然采用高碳模式,到本世纪中期地球将不堪重负。由此,以低碳经济为基本内涵的发展模式就提上日程。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大爆发,使发展低碳经济成为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振兴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催生了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复苏带动全球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和动力。2008年世界环境日确立的“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主题,表达了人类发展低碳经济的愿望。事实上,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年,低碳行业的收入增长幅度仍然达到了75%,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20年低碳行业的年收入就将超过2万亿美元。目前世界低碳产品和服务行业创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航天业和国防业收入的总和,这个行业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

  中国对发展低碳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演讲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庄严承诺,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至45%。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主旨报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潮流。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能否在低碳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建设生态文明关键之举

  低碳经济的提出尽管有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企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打压,但毕竟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如果不彻底改变工业文明的高碳特征,就无法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特别是强制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开辟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使我国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甚至扮演领先者的角色。如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风能装机容量居世界第四,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面临着五大挑战:高能耗、高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融资机制匮乏、产业竞争无序;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低碳领域的关键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等。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付出行动,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科学决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社会消费的主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需要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形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风尚。树立生态平等的基本价值理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在社会政策制定、决策实施上,以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准,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之举,我们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尽管放缓了我们的增长速度,但也给我们提供了集中力量调整产业结构的时机。人类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反思,为人类自我拯救、自我解放发现创造性的出路,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契机、一种希望、一个理想。人类的自我反思,将创造一个低碳化的可持续的社会,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赵建军 姜春华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