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赴海地地震救援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1月14日00:47
特写:为了地球另一端的生命
——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赴海地地震救援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谭晶晶)“搜救分队,再次清点设备清单!”
“清点完毕!”
“医疗分队,医疗器械清点数量!”
“清点完毕!”
……
13日20时15分,两名身着橘红色救援服、头戴红黄色相间头盔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扛着国旗和队旗率先登上飞赴海地地震灾区的专机。瑟瑟寒风中,积雪覆盖的首都机场南停机坪跃动起一团团橘红色“火焰”。
由60余名队员组成的救援队集结完毕,将为西半球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海地人民雪中送炭。
“大家抵达灾区后按行动方案分小组行动,牢记确保安全,为国争光,团结协作,完成好任务凯旋!”救援队副总队长兼医疗队队长侯世科出征前向队员再次叮嘱。
表情沉稳、目光坚毅,每位救援队员脸上都写满身经百战的自信和镇定,随身行囊里准备好了各种专业工具:工具箱、雨靴、导航仪……。穿着白色小背心的三名小成员——曾参与汶川大地震救援的搜救犬成为摄影记者的宠儿,但它们顾不得在镜头前亮相便迫不及待地跑上飞机舷梯。
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北京时间13日晨)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震惊世界,中国政府迅速组派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地震灾区救援。从13日12时30分接到紧急出征命令,到20时30分飞机启程,短短几小时的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启动应急预案,选拔人员,准备救援物资,清点个人装备器材,随时待命出发。
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刘向阳介绍,救援队包括救援队员25人,医疗队员15人,地震局专家、官员和协调人员共10人,此外还有媒体记者和相关人员10余人。由武警总医院医生组成的医疗分队将在灾区展开一个小型流动医院。
“参与专业训练7年,今天终于可以把力气用到刀刃上了!”救援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曹力对记者说。48岁的曹力是武警总医院的医生,这是她首次参与国际救援任务,称自己憋足了劲要好好发挥作用。队友们非常喜欢她,亲切地称她“大姐”。
“大姐一人顶三人,防疫、急救、包扎、止血、搬运等等多管齐下,还特别照顾我们,有她在我们心里可踏实了。”医疗队的张雪梅说。
此次救援队中的四名“队花”是来自武警总医院妇产科、普外科及门诊的医生。在温柔如水的外表下,跳动着坚强勇敢的心。“我们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和多次大型救援演练,见过最艰难、最惨烈的救援场面,有充分的救助准备和心理准备。到了灾区我们会跨越科室界限进行各种急救处理,指哪儿打哪儿!”曹力说。
跟随救援队奔赴灾区的还有我的4位同事——新华社记者袁满、邢广利、邱俊松、应坚,他们都是主动请缨前往灾区采访。从15时接到报道任务到出发只有不到20分钟的准备时间,他们迅速配齐应急发稿设备:两台海事卫星、相机、电脑、电池等发稿设备,来不及收拾个人行李便匆匆出门。
“注意安全!”“多保重!”“早日凯旋!”……20时30分,在送别者的叮咛和注视目光中,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闪着亮光腾空而起直冲苍穹,最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这团橘红色“火焰”将为海地人民带去温暖与希望。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