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养人,以户管人,这是农业经济的最经典的社会管理方式。但如今已是市场经济,地养不起人,户也是“关”不住人,经济基础的改变,户籍制度其实已支离破碎,但户籍里残留的地区差异,以及由此引来的“户籍歧视”却被保留下来了。攻坚暂住证,是一场城市与她的市民之间的“名义”之战,即以“居民”的名义生活,而不是以“暂住”的名义工作。
2010年1月1日起,广州、东莞、珠海、佛山4城市取消暂住证,全面推行居住证。自此,全国已有至少10个城市实施了这一制度。这些城市外来人口持有居住证后,将在社保、就业等方面,至少比之前多享有5项权益,并且其中5城市表示满一定年限后,将允许居住证入户。这也意味着广东省结束了实施多年的暂住证政策。
暂住证存废之争
暂住证是取消还是保留这个话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围绕着暂住证制度存废的问题也一直存在着分歧:主张废除暂住证的一方认为实施暂住证制度是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是有关部门借机敛财的依托,并且暂住证制度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反引发了许多社会治安问题。而主张保留一方则认为暂住证制度并未对外来人口歧视,其存在也有法律依据,并且有利于打击犯罪。
有专家指出,暂住证制度不仅使外来人口多交各种费用,而且人为制造了身份歧视,制造了社会不公和矛盾,造成城市社会的分裂,阻碍了外来人口与城市社会的融合。
但也有专业人士表示,通过办理暂住证掌握暂住人口信息,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政策、配置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就业、物资供应、市场分析等都需要利用详尽的人口数据。
“废暂”之风渐吹渐劲
根据最新消息,广东省物价局已经正式函复了居住证的价格,同意对补领、换领的居住证收取20元工本费。同时对流动人口首次领取居住证和办理居住证延期手续,不得收取工本费。目前中国已经有至少10个城市将“暂住证”变为历史。这次的转变被公共舆论解读为“历史性跨越”。
广东省综治办主任陈少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拥有3000多万流动人口,占全国总数的1/3。此次实施的居住证制度及相关规定表明广东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积极取向,进一步凸显了对外来人口落实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的功能,同时,也是政府执政理念的一个巨大转变。”
早在2004年,辽宁省沈阳市曾一度率全国之先,取消外来人口暂住证。尽管两年之后因种种原因暂住证再次被恢复,但此举被视为具有破冰意义。几年之后,中国的十余座城市再次掀起了废暂变居之风。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广东省‘废暂’之举之所以被视为历史性跨越,是因为过去中国都是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尽管乡村和城镇人口可以在两个板块自由流动,但却无法打破二元格局。这给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等造成了大量不便。”汪玉凯认为,居住证的出现有利于更多城市流动人口享受公共资源,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也便于形成有效的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