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编制情结”妨碍社会进步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23日15:40
  近日,据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透露,至2009年,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达到了80%,2010年争取在全国全面建立聘用制度。虽然“编制”一词正在逐渐隐退,但不少事业单位聘用员工向记者抱怨:有编制的人员不用上班,工资还高。他们的工资是财政局发的,都是银行代发工资,他不来都没办法扣押。而编外人员就不同了,他们一方面有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面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这种“体制外”的身份,又给他们带来了难言的尴尬。挣钱的不费劲,费劲的不挣钱,“编制情结”自然在所难免。(1月22日《人民论坛》)

  眼下,在我国的政府机关办事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里,“在编人员”、“正式工”与聘用的临时工之间,还有着强硬的身份分界。在很多单位,一线干活的几乎已是清一色的临时工了。而那些在编人员,工作相对轻松且权益有保障。

  但相对于来之不易的饭碗,编制外的打工者们不敢更多地主张什么;而那些在编员工,更是认为本该如此、心安理得。不能不说,目前实行的双轨制用工制度,事实上正在酿造社会不公。

  法律赋予公民同工同酬权,为什么在现实中落不到实处?最根本的原因,是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一方面又要维护或者扩大“先到者”的既得利益,这就必然要关紧编制的大门,让分享利益的人越少越好,同时还要尽其所能地占有临时工的剩余劳动。而有关方面,又十分大度地将这种情况交给市场来调节——你觉得不公平吗?你可以辞工不干,后面还有人在排队等着这个岗位。可问题的另一面也同样严峻:有些人虽然在临时工的岗位上干着,但由于心理失衡,没有归属感,骨子里的消极、短视情绪,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在身份社会中,身份等级关系,是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础。身份等级越高,所能分配到的法律权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本质上要求打破身份和等级观念,契约和法律才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式,身份不应该再是权利地位不平等的标准和印记。现在普遍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现象,很明显是在拖现代文明的后腿。

  编制引发的社会不公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但是现在有些人开出的“药方”,似乎都很难奏效。在人们权利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与其被动地“拖”,不如主动拿出积极态度,通过政策调整,逐步打破用工身份界线,从身份认同与福利待遇两个方面同时推进人事改革,迫使“编制”自我贬值。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高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