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李代恒 |
拒买车票,他把刀架在司机脖子上
昨天上午南京140路公交车上演惊险一幕,警方称这位精神病患者已多次滋事
徐媛园
“再让我买票,老子一刀杀了你!”话音刚落,李代恒只觉右耳一凉,一柄一尺长的尖刀便抵住了他的喉咙,而被刀抵住喉咙的李代恒则镇定地将车停稳,并将满满一车乘客安全放了下车。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昨天上午由尧化门驶向鸡鸣寺的一辆140路公交车上。被刀子抵上的是该车47岁的驾驶员李代恒,扬言要“杀了你”的是一位拒不买票的乘客。车上顿时鸦雀无声,谁都没有想到,为了区区2元钱,这名乘客居然要人命。
事件回放
为了两元车票钱,疯狂男子持刀相逼
一尺长的尖刀抵在驾驶员脖子上
昨天上午九点,正是第二拨上班早高峰的时间段。”中北巴士140路驾驶员李代恒驾车在尧化门终点站上客督票,就在这时,一位40多岁、穿着休闲服、身高1.8米的男子上车后却大摇大摆地往后车厢走,既不刷卡也不投币。
“请没买票的那位乘客来买下票。”军人出身的李代恒,平常最看不惯占小便宜的人,于是他便转头对那名乘客喊了一句,可那男乘客依旧不理不睬。由于车上人比较多,都催着快些走,李师傅便驶离了车站。快到下一站尧辰村时,李师傅又高声提醒了一下:“没买票的师傅,来投个币啊。”可让李师傅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怒吼:“你再讲老子一刀杀了你!”看到那名男子来到了车门前,李师傅说,他觉得这乘客肯定在开玩笑,所以依旧好言相劝:“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也可以……”可谁料话还没说完,一柄尖刀便抵在了李代恒的脖子上。“你还讲!都不许报警!谁报警我杀谁!”李代恒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浑身的细胞都激灵了一下”,然后脑海里闪过四个字“赶紧停车”!
镇定的司机将车靠边让乘客下车
李代恒慢慢地将车停在路边,下意识地按下应急开关。看着所有的乘客一蜂窝地下了车,持刀男子却没有阻止的意思。大约2分钟后,持刀男子见后面一辆76路开来,便逃似地冲下车去,上了那辆76路。
“我们替你报警了。”李师傅下车后,旁边报亭里的一位小老板说,刚才在报亭里看到驾驶室的一幕后,自己快被“吓死了”。3分钟后,尧化门派出所的警车开到。“快,我带你们追,他上了一辆76路,也满满一车人啊。”李代恒迅速坐上警车开始追那辆生死未卜的76路。大约追了两公里,警方看到76路停靠在金尧山庄站,便将警车挡在76路前,将持刀男子按在车上,并从他背包里搜出一尺长的尖刀一把。
事发时,记者的一位朋友李小姐刚好在车上。“我们以为他要劫车。”李小姐告诉记者,当那名男子亮出尖刀时,车上的所有乘客都“傻了”。李小姐说,看着激动的持刀男子,当时车内鸦雀无声“我们下了车,几乎都报警了。”直到现在,她还觉得匪夷所思:就为了2元钱,至于吗?
警方称这位精神病患者已有多次案底
“当时被刀抵着,我脑子一片空白,就是按照队里的要求,遇到危险让乘客先走。”事后李代恒说,干公交驾驶员不容易,希望乘客都能多体谅。记者在中北巴士十车队了解到,李师傅是个特别敬业的驾驶员,人缘好,开车也从没犯过规。
昨天中午,李代恒的女儿李佳本来是准备陪母亲上街买衣服的,“我们坐在76路车上,那名驾驶员认识我妈,就把上午的事告诉我们了。”李佳当时就急了,赶紧给父亲拨了个电话。“我没什么事,你先回家吧。”
记者从派出所了解到,该男子在警察局有多次案底,都是挑衅滋事,且该男子有精神病史。“按照规定,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是不承担刑事责任和其他责任的。”所以,如果该男子确是在发病期间做出刀抵喉咙的举动,便可以不承担责任,但如果不是,则要依法承担相应的处罚。
司机心声
希望给公交司机装“防护栏”
“没当过公交司机的人,没办法知道他们的压力有多大。”车队的队长姜军说,驾驶员每天握着方向盘往返同一条线路,盯着越来越难开的马路;背着因道路拥堵、行车安全带来的各种压力;道路拥堵,还得接受乘客抱怨甚至辱骂。姜军说,尽管公交驾驶员被打、被骂在行业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像昨天这样被刀抵喉咙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他能理解乘客可能因为路堵,上班要迟到,所以把气发到司机头上。“但他们想过没有,公交司机的气又要撒到哪里去?”
“我们希望乘客多理解一点;多配合一点,比如往里走;多包容一点,可能有时我们做得不对;个别乘客在发火前换个角度,多换位思考一点。”李代恒说。
“出租车司机有个防护栏,我们能不能也装一个?”李代恒觉得公交司机的防护栏,不一定非要装出租车那种“固定”的,可以是那种活动的,既能保护司机,又能方便驾驶员遇事出来处理。不过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给公交司机装个防护栏,的确“有难度”。
“安装成本倒没多少,首先公司要求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让乘客先走,所以每辆公交车在左侧都没给驾驶员留门。”如果再装个像出租车一样的防护栏,若是真遇到了火灾等状况,也不利于驾驶员自己的行动。
专家建议
“路怒”关乎安全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34路等车队,都有“谈话角”,布置得很是温馨,驾驶员们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去找队长、书记倾诉。“身为一个大城市的居民,我自己就有半个小时才等到公交车,并在‘挂满人’的车厢里站完一个半小时的经历。”中华心理教育网的张纯告诉记者,这样的强度无疑是对一个人的身心的巨大考验。无名的火,往往就这样被诱因出来,并伺机寻找着出口。
公交作为城市居民首选的代步工具,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变化拥挤程度都标记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的冷暖。在城市管理带来各种发展中问题里,司机和乘客,同是问题的承担者,却在情境驱使和个人意气的合谋下犹如仇雠,不能不让人看得心酸。
市民这种暴躁的群候植根于大城市的“病症”,是城市规模超限发展的一种表征。如何让城市变得更适合人居,理顺市民的“气”,却还需要管理者更多的反思。
通讯员 姜军 本报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