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累并快乐着:专访上海市政总院许海英组长

2010年03月01日15:39
许海英在现场指挥(右一为许海英)
许海英在现场指挥(右一为许海英)

  累并快乐着:为上海世博会添砖加瓦的“领头羊”

  ——专访上海市政总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组组长许海英

  中工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邹勇) “有时候累得嗓子都说哑了,医生已经明确要求我要好好休息以保护声带;但为了能让总体组工作进度按时推进,我没有休息过一天”;

  “作为总体组里最年长的大姐,我身体底子本来就较差;在工程冲刺阶段,由于连续超负荷工作,曾晕倒在办公室;但责任心使然,第二天我依然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

  “当时我最忙的时候,连续40多天高频率工作,工作量相当大。我也只能尽量自我调节压力,绷得紧紧的神经,曾因为一次电脑的死机、一个运算的难题,而发懵、发晕,手足无措”;

  ……

  今日上午9时,中华全国总工会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女职工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五位女代表,充满激情地讲述着她们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的听众无不为之而感动。

  而就在昨日(26日)下午,作为五位代表之一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道桥院副院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要配套工程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体组组长许海英,在中国职工之家独家接受了本网文字记者的专访,讲述了那些为“创新进取铸精品、奉献世博展风采”的幕后故事。

  “尽管有时候真会有些累,但很快乐”, 许海英的话匣子就从这里打开了。

  谈世博会:“世博园区的美超出想象”

  “欢迎全世界的人们都到上海来”、“欢迎大家都到虹桥来,来体验那便捷的交通”、“欢迎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都来园区看看”……这是许海英在访谈中说的最多的几句话。

  “您20多年前去过上海的闵行区,当时觉得很美,但那都是老皇历了。现在,她更美,世博园区的美,实在是超出您的想象”,许海英对中工网记者说。“如果你坐虹桥机场的航班或京沪动车组快线等,就可以很方便地几个小时之内就抵达上海,您可以亲自体验目前亚太地区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它涵盖了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轨道交通、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充分满足了参观者的换乘需求。除了航运,你能想到的所有交通工具将汇集在这里”,她说。

  许海英对记者表示,她所带领的总体组承担的虹桥枢纽这一世博会重要的配套工程,是国内外参观者进入上海的重要门户之一,是集综合性、超大型为一体的世界级交通枢纽中心,设计日均客流量110万人次,其综合交通模式、客运能力在世界上均首屈一指、规模和复杂性国内外尚无先例。总体组负责对枢纽内规划编制、高架道路、市政道路及配套等十余项设计项目进行总体设计协调和管理。工程涉及单位、部门、专业繁多,因此总体协调工作量大、总体设计工作难度高也是前所未有。

  在纷繁复杂的工程设计和协调中,总体组全体同志本着“科技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解决了工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确保了工程建设高质量的顺利进行。

  “世博会必将给全球一个惊喜”

  虹桥枢纽工程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许海英相信她们参与设计的这一重大工程,一定也会让世界感觉到惊羡。“就像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那样,世博一定会举办成功的;所有参观的人来看了之后,都会觉得很值得”,许海英表示。

  “枢纽将于3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当许海英访谈中高兴地说到这里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随后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届时虹桥枢纽地区周边公交配套也将同步跟进,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部装修26日已进入冲刺阶段,世博园区已开始进行4月试运营的相关准备工作,以迎候世界各地的人们。虹桥枢纽,将向世界奉献出便捷的交通;而世博会,必将给世界一个惊喜。许海英希望借世博会的东风,建设好一个文明、美好、令人愉悦的上海。

  “哪怕是一个微笑,也是对世博会主题的美好诠释”

  许海英对中工网记者说:“世博会的举办,真是上海人民的一种荣耀”,许海英表示,每一位上海市民都在为世博会作出自己不同的贡献。世博会已经深入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去了——她说:“首先我觉得世博会主题中,‘让生活更美好’需要包括一个宜居、人文的环境。如:城市整体的风貌、交通、甚至一些更细腻的东西,像人们之间的文明行为都囊括在这一范畴里面;

  “其次,‘微笑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在上海,哪怕是擦肩而过时一个浅浅的微笑,也是对世博会主题的美好诠释,会让很多人对上海特别有亲切感,许海英说,“哪怕是减少一些不文明行为,给问路者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例如不但热情地指路,而且热情地带路,也会让受助者心生温暖。”

  她表示,届时到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人会络绎不绝。她希望“交通更顺畅一些,一点都不堵——把交通梳理好,改善沪上出行条件,更好地以崭新的面貌喜迎世博会的召开”。

  “为世博会做奉献,40天内每天仅睡3、4个小时”

  作为工程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能够参与到虹桥这一世界级的重大工程建设,许海英和同事们一样感到很骄傲,也很自豪。她们都立志把这个工程做成行业示范精品工程。

  她不仅发挥出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还发挥了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及执着的特点,深入到各专业各主体的设计工作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联络和协调,通过“进一步、让一步、退一步”的协调三步曲,使工程得到最优化的推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总体组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对困难,大家不但坚持下来了,而且还按时完成得“非常漂亮”,大家都说:“团队上下一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她们从不畏难,常常连续高强度加班至深夜一二点以讨论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在初步设计阶段,为保证完成任务,连续高强度作战,仅设计图纸就高达2尺多高,40天内每人每天睡眠时间仅有3、4个小时。最后冲刺阶段,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最终把原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

  谈总体组: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巾帼之歌

  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穿梭、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手上留下的老茧比拿笔杆子留下的还多;工地现场深一脚浅一脚磨出了水泡,回来后挑破了贴块膏药;“轻伤不下火线”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有同事上午打完吊针,下午便出现在现场……

  这就是许海英眼中的总体组团队,她格外信任的一个团队。虹桥枢纽工程,凝结着大家的汗水、辛劳和智慧。专访中,许海英说,她个人作为设计负责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不足道的,没有总体组其她同事的帮助,工作几乎寸步都难开展。

  她说:“总体组12人,女性占了8位,这和一般的市政设计团队男性居多明显不同。但在专业领域里,我们巾帼不让须眉,在工作态度上更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谱写了一曲巾帼之歌”:

  “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穿梭对于男性而言已不是易事,更何况女性。烈日暴晒引起的皮肤疾病,使皮肤变得敏感而粗糙”;

  “桥梁专业负责人颜海带领着设计骨干,在施工现场随时解决突遇的难题。7、8月份,盛夏的上海最闷热难挡。站在被烈日烤得发烫的钢桥面上已是酷热难挡,而她们还要不停进入闷热缺氧的钢箱梁‘肚中’,对钢梁焊接作现场指导,实在头晕目眩了,把探出头来做下深呼吸,或是掏出简易氧气瓶吸两口再继续回到‘烤箱’内工作。事后,身材稍胖的徐则灵和陈海滨还自我调侃道:“想不到我们施工配合还能有这么好的减肥功效”;

  “负责道路设计的黄岩,她把休息日全部交给了工作。体弱的宝宝经常生病,在医院陪孩子输液时,她刚把孩子安顿好,就把手提电脑打开继续埋头工作,病友家属无不对她啧啧称赞”;

  “管线综合方面的专家杨玉梅,为了在密密麻麻的高架桩基旁为各类管线找到‘生存空间’,她对每一根管线、每一个节点都做到了如指掌。她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负责磁悬浮与轨道交通协调工作的李冬青,经过手术和化疗后身体十分虚弱,医生要求她必须卧床休养。但是,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使得她在病情稍侍(适)稳定后就立即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同事们看着她苍白的面容都心疼的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平静地笑笑说,‘但愿我的微薄之力能为你们多分担一点辛苦’”……

  谈自己:“领头羊”有时也会发懵

  许海英接受中工网专访时说,从06年开始,她就开始接手做这个项目的设计工作了。几年来,作为总体组“领头羊”,她已经习惯了独自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

  “我们那里有好多同事都有这样的情况,算了很久算不对数据,这时电脑偏偏又出问题了,那心里那个急啊,甭提了。我自己也遭遇过一次,一个流量计算怎么算都有些问题,后来发现原始数据本身就不对,很无奈,正在这时电脑又不争气。突然之间就有点情绪失控,趴在桌上哭了;后来想到我又是负责人,不能当着大家的面流露出畏难情绪,就去洗手间哭了一通,回来继续工作,一切都重新开始”。

  然而,再艰难的时刻,许海英和她的同事抗住了。十多年前她大学实习时曾去当过油桶工人,家人都劝她放弃又脏又重又苦的工作,可她都坚持了一个月零一个礼拜。“或许有些韧性吧”,她说。许海英认为女性有时候比男性更有韧性和毅力,面对困难只要坚持就会过去。正是她和同事们的这种坚韧不拔的韧性,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红绿灯前打盹儿: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作为工程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许海英担负了起草、确认整个工程方案的重大责任。在不断优化方案的同时,她充分发挥总体协调能力,积极组织各方面的设计单位进行技术协调,对关键的技术节点反复沟通。

  关于累,许海英还向中工网记者讲述了一个颇令人动容的故事:

  “有一次,我忙到凌晨一两点才开车回家。当时下了高架桥,遇到了一个红灯。平时我都不看时间,但那时我看了一下,大概是2:05分。后来突然之间就睡着了。可是当我醒来时,蓦然发现竟然睁着眼睛打5分钟的盹儿,自己都感觉有点后怕。好在凌晨时段路上没车。否则真的是很危险(不能再疲劳驾驶了)。”

  “好在我只对一些朋友说过这事。我也怕妈妈担心我的安全啊。她知道我工作很辛苦,平时就不敢给我打电话,怕我在开车时接电话出危险,多好的妈妈啊”,许海英非常动情地说。

  深情地谈起家人:——“没有‘最’感谢,只有‘都’感谢”

  许海英对中工网记者表示,没有家人的支持,她所带领的团队绝对不可能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她发自肺腑地感谢家人,感谢他(她)们对自己默默的支持。

  当中工网记者询问许海英,最应该感谢的家人是哪一位时,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我这个问题。在她看来——“没有‘最’感谢,只有‘都’感谢”,因为“每一位家人,他(她)们分工不同,但都对我的工作给了极大的支持,我都必须要感谢”:

  “我爸爸一直认为修路、造桥是积德、造福的好事。我为世博会这样的全球性盛会作配套工程,他就更是非常支持我。他也常常以我为傲。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做好工作就行了,家里的事情都交给我们(他和我妈妈)’。孙子的教育问题就全由爷爷负责,他琴棋书画都很精通,常常领着孙子去学围棋等”;

  “我妈妈则负责了家里所有的后勤工作。每次妈妈都等我下夜班回家。虽然她都已经上床休息了,但却一直睡不着,直到我安全到家她会才安心。母爱太伟大了!真的是要好好谢谢我的妈妈;

  “老公也是同一个单位的,是桥梁专业负责人,在虹桥枢纽工程当中也曾一直做到初步设计阶段——他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当地大,当时大家都曾笑着说我们是‘夫妻搭档’”;

  说到这里,许海英“呵呵”地笑了……

  “当然,还有儿子。正上小学两年级的儿子曾经向他的同学们“夸”过妈妈,那是在去年三八妇女节前夕接受沪上某著名网站视频专访的时候——但孩子后来委屈地告诉我,他跟同学们说过之后,他们却不是都相信——尽管在网上可以搜到。”

  当然,她后来也问过儿子,“不管同学们相不相信,你为妈妈骄傲吗”,儿子说:“当然!”,语气中很自豪。这种自豪也是对她工作无形中的支持。

  “所以,从儿子的那种自豪中,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为世博会添砖加瓦、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贡献是其一;或许还有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榜样,给他树立一个目标和人生的希望之意义所在”,许海英说。

  累并快乐着,用美好的心态生活着

  “尽管有时候真的有些累,但我想能为世博会作些贡献,也是快乐的”,许海英在结束采访时说。朴实的话,给人留下颇多的思考。

  也许,正是这种乐观,让她始终在访谈过程中面露微笑。这种微笑,传达的是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这座重要枢纽工程勤奋工作的一种快乐心态,也让人对世博会的成功召开充满期待。

    来源:中工网

责任编辑:田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