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美国知华派高官联袂访华斡旋摩擦 中国握惩罚权

来源:央视网
2010年03月03日01:14

  正在评论 美国“知华派”高官访华是在向中国“磕头”吗?

  水均益:

  但我注意到美国一些网友也在说不同的声音,但是他用的是英文里面中文翻译的叫“叩头”,等于是磕头的意思。就是说,奥巴马派两个人跑到中国去,给中国人磕头去了,有这么严重吗,至于吗?

  袁鹏:

  其实“叩头”这个词不是今年才有的,去年奥巴马访华的时候,美国一些媒体就批评奥巴马的访华是“叩头之旅”,因此认为他好像到中国来了,没有在人权问题、宗教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给中国太大的压力,因此回去遭到一些批评。

  这一次中美之间的博弈,美国认为错不在美方,是因为中国这回强硬的反制导致的,所以认为不应该让两位特使赶过来,好像给中国认错似的。因此,一些右翼的媒体同样用了当时批评奥巴马的“叩头”两个字,来形容这两个特使的访华。

  水均益:

  那我们怎么解读他们两人之行呢?

  宋晓军:

  我觉得,如果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讲,奥巴马原来无论是见达赖喇嘛,还是说对台军售,当然他们有他们的逻辑,政治正确性的逻辑。实际上,可能是奥巴马对华关系的一个转折,包括这两个特使来回访,或者我们说来“叩头”,来接受惩罚,是从相对理想主义陆续回到一种现实主义。因为确实他在很多问题上离不开中国,包括原来这二位准备进行副部长级的安全磋商战略对话,以及军控和核扩散,他们原来要来,后来(由于)对台军售推迟来了。

  水均益:

  刚才袁先生介绍到了。

  专家观点 美国外交官在试探中国态度

  宋晓军:

  也谈了这些话、这些内容,包括现在的朝核问题、伊核问题,都是需要中国来帮助的。

  水均益:

  但是你说到这一点,我这也有一个最新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今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首先评论到这两个人访华的时候提到了一点:当前中美关系的局面责任不在中方,而在美方。另外秦刚也强调,在中美关系问题上,希望美方要切实履行三个联合公报,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与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另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消息,袁先生您注意。秦刚在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伊朗核问题的时候,他说“伊朗核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外交空间,有关各方应该加大外交努力。”这是不是可以解读为,中方现在在伊朗问题上,不会因为别的什么压力,包括这两个人来,我可能在伊朗问题上要给你一个妥协之类的?

  正在评论 美“知华派”高官访华能否让中美关系“解扣”

  袁鹏:

  因为国际媒体和美国媒体报道,这两个人来其实除了在修复中美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现实意义的目的。无论是叩头也好,低调也好,修补关系也好。

  水均益:

  还想拿点儿什么回去。

  专家观点 下一步发展取决于美方的诚意

  袁鹏:

  目的还是希望在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上有所突破。中方希望这次你来就是来修补中美关系,不要有条件的,好像这次来我们就要附加其他深度的、在其他问题上的合作,要做适度的区分。也就是说,不会因为你来修补中美关系,牺牲中国既定的一些原则和方针,在伊核、朝核问题上丧失我们自主的一些立场,我想这传递了一个很清晰的信息。

  水均益:

  对。据我了解,据外交部的一些朋友介绍,实际上这两位这次来也不会很高调,可能也就是跟咱们外交部门的一些高级官员有一个会见,更高层的会见可能也未必会有。但是毕竟他们来了,能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这一点是不是跟他们两个人的身份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方面袁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比如说斯坦伯格,国务院的二号人物、亚太问题专家,也是中国问题专家,他2009年提出很重要的概念叫“战略再保证”。然后,贝德是奥巴马的中国事务首席顾问,也是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应该说是百分之百的“知华派”吧?

  袁鹏:

  对,他们俩是美国“知华派”的两个杰出代表。

  水均益:

  他们俩人是什么立场?

  袁鹏:

  两个人应该还是……

  水均益:

  对华友好。

  袁鹏:

  主张积极发展中美关系,对华相对客观、理性。我们讲“知华”派不等于“亲华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