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六成普通劳动者免交税
基尼系数在2000年就超过了0.40的警戒线,城镇居民中10%家庭占据了45%的财产,“金字塔”两端的平均收入差距竟然高达23倍!随着“收入差距”被写入政协工作报告,国民收入分配的话题在今年“两会”上显得异常火爆。
文/本报特派记者徐靖、周祚、王飞、邱瑞贤、李栋、赵琳琳
专家声音
单调个税起征点难解贫富分化
近日不少代表委员提议个税起征点提升到5000元,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通过税收来解决收入分化是一个国家常用的方法,但是现在我个人认为不要对调整个人所得税抱有这么大的希望,首先是税率统计不完整,个人所得税对的是工资,但是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股票古玩,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财产申报,同时要考虑家庭负担,比如3000元一个人可能过得很舒服,如果有孩子、父母就过得艰难了。” (柳建云)
政协委员支招
降低企业所得税用于增加工资
1
保障就业+减税
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增加收入,首先是要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人人有工作做,人人才会有收入。在保障就业的同时,适当提高最低工资的保障线,另外要减税。
王健林说,一方面要减少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将降低的部分转移到支付劳动者工资上来。他建议,政府可将目前企业所得税25%的税率降低到20%,同时要求企业必须将这5%的差额用于增加劳动者的工资。
2
最高累进税率降至40%
税率方面,致公党中央建议,将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降为五级,降低最高累进税率至40%。同时,可将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等统一适用工资薪金所得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采用统一税率、统一扣除、统一按月预征、年终结算方式,简化税收计算,使其利于征管。
3
以家庭为征税单位
致公党中央递交的提案中还建议,可尝试以每一个家庭为一个纳税单位,综合考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和费用支出。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首先应综合考虑纳税人家庭赡养人口、人口年龄、正在接受教育情况等因素,如赡养父母的,每一位老人可允许扣除500~700元,如老人有残疾,可考虑扣除1000~1500元。从事社会公益捐款,捐款数额应允许扣除,同时与相关政策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政策。
人大代表支招
公共服务多给老百姓派“利市”
1
个税起征点提到1万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汕头的广东莱达实业公司自动化所所长徐源远认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把贫富悬殊缩小一点,让低工资的少交一点税。个税起征点调高到5000元比较合适,以5000元为分水岭,往下和往上的人都不在少数。另外一个办法是提高基层群众的收入。比如铁路部门里有的老职工干了三十多年,每个月才1000多元,这些人的状况需要我们关注。
“个税起征点调得越高越好,5000、6000,甚至10000更好,让60%以上的普通劳动者都不用打税。因为现在很多人工资都有五千以上,我们起征点定得高一点,让少数高收入的人来纳税,让大多数人不用交税,这有助于体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三友集团董事长张国权说。
2
个人消费支出可抵税
徐源远提出,个人消费的支出可以用来冲抵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比如购买房产、家电等家庭消费支出可抵扣部分个人所得税,这样可以减轻低薪阶层的负担。
3
以家庭平均收入来征税
她还提出,个人所得税是否在某些情况下能考虑以家庭为单位来征收,她举例说:“如果一个男人每个月有6000元工资,但要平摊到他家里五个人身上,这样每个人也才1000元,如果还要对他征收个人所得税就是不太合理。”徐源远表示,个税征收是否以家庭平均收入来征收会更合理。
4
多给老百姓派“利市”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南岭村居委会主任张育彪说,政府应该起到统筹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品,如医疗、教育等。
张育彪希望政府多给百姓派“利市”。他举例说,在农村开会时,他如果跟村民说,今年收入增加了,全体村民加500元,出去旅游一次,下面掌声雷动,而如果说搞了多少条路和设施,掌声就弱很多。张育彪表示,这个例子证明,老百姓对民生最大的感觉是得到了多少实惠。
5
利用慈善来三次分配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表示,除了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制定中国的慈善法。有钱人通过公益慈善事业,财富向比较贫穷的有困难的人群倾斜。所得税是二次分配,慈善是三次分配。她希望政府加快这方面立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