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商报“厚民生才能聚民心”,民生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议题;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两会”关注的焦点。当“厚民生”与“转方式”相遇,一举两得措施有哪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建议,分5年共发行1万亿元民生特别国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民生问题,矫正收入分配中的结构失衡,刺激居民直接消费。
发行民生国债打破制约促消费的桎梏 新的一年,中国经济继续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重大任务,扩内需、促消费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策。
然而,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却连续大幅下降。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46.44%下降到2008年的35.32%,扩内需战略难以真正启动。
“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初次分配中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这3个失衡。”朱玉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1980年-2009年的30年间,我国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4倍和59倍,而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仅分别增长27倍和36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90年的2.2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明显。
朱玉辰表示,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直接导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的下降,并造成当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迅速下降。“促进内需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采取特别措施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因此,他建议发行1万亿元民生特别国债,重点解决群众“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和基本教育”三大问题,矫正收入分配的结构失衡,偿还经济发展的民生欠账,打破制约消费支出扩大的桎梏。
完善基础民生保障百姓有钱可花、能花、敢花 发行民生特别国债,对刺激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拉动内需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国债规模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正向影响较大,居民消费支出变动中29%-39%强的波动可由国债规模的波动来解释。由此可见,国债具有很强的财富效应,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行万亿民生特别国债,既能直接刺激居民消费支出,又能集中社会财富办大事,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供充裕的资金供给,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朱玉辰指出。
目前,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拉而不动或拉而微动。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是人们有钱不愿花,而是没有钱花,或是出于对未来不可知因素的恐惧和担忧,有钱不能花、不敢花。
而发行民生特别国债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朱玉辰谈道,发行民生特别国债,将完善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制度等基础性民生保障,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供给水平,提高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能花、有钱敢花”。
资金投向公共服务有助于管理通胀预期 目前我国市场利率水平较低,有助于降低各类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减少长期融资活动的财政压力,对于固定利率的特别国债发行更是如此。
朱玉辰强调,“当前情况下发行民生特别国债成本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在他看来,发行民生特别国债,能够促进更多社会闲置资金合理流入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对我国当前管理好通胀预期、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背景下,发行万亿元民生特别国债具有经济基础和现实可行性。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近2.4万亿美元、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储备为6.8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9年已超过26万亿元。
另外,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一直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即使在2009年,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大规模财政支出,赤字率也仅为2.2%。根据2009年财政收支水平,发行万亿元民生特别国债后,我国赤字率水平仅为2.8%,低于国际警戒水平。
“发行民生特别国债既不会成为经济运行的负担,也不会影响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朱玉辰表示。 (来源:新华网)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