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李鹏翔、王敏)“听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听了很兴奋。这是今年报告的一大亮点。”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告诉记者,“这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在"后危机"时代为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至高点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尽快行动,开好头,起好步。”
曾经在科技部多年主管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的李健说:“多年来,我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在起步阶段一定要着重在认识、选择和规划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在统一认识上下功夫。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历史表明全球每次大的经济或金融危机后都伴随有科技新突破和产业新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我国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已经实现,今年在经济起稳回升的态势下,我们的目标就要转向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调结构的思路在存量上就是优化升级,而在增量上就是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李健说。
其次,要在科学选择上下功夫。“选对可以跨越式发展,选错就要贻误战机。”李健说,“产业怎么选?要有三把尺子来度量。”一是战略性,要牵一发动全身,要对全局性、战略性有影响;二是先导性,代表科技革新和新产业发展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三是带动性,产业链要长、关联度要大。此外,还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一哄而上,形成新一轮的盲目投资热。“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六大产业都符合这三把尺子。”
第三,要在统筹规划上下功夫。李健说,要处理好上下游关系,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游与新兴产业规划下游的衔接;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要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既要以全球化视野,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也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此外,还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地方参与的积极性。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