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大委员发言。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我在一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学生中进行了理想职业问卷调查。在9个可选择的职业中,科学家竟排在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工人。”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说,“这样的结果让我无语,让我哽咽。”
王庭大先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个高三学生职业理想调查,文科考生4207人,理科考生3630人,热门理想职业依次是公务员、律师、医生、记者等,前几位唯独没有科学家。王庭大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亲自调查一番。他选择了北京市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1180名学生,列举了9个备选职业,就“长大最喜欢从事的职业”进行调查,结果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家,其次是歌星影星,科学家排第七,农民、工人排名最后。
今天,在题为《全社会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家》的发言中,王庭大发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长大了也不愿当科学家,那我们的国家怎么能发展,中华民族怎么能振兴?”
王庭大强调,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科学家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当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之时,开国元勋们首先着手组建中国科学院。我们不会忘记,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学技术的基础和世界大国的地位;是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是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是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必须适当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要让科学家成为最受尊敬的人。”王庭大研究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家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我要大声疾呼——全社会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家!
在上海代表团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会场,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众多科研人员的无奈,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
“这说明科研大环境也有待改善。”王庭大说,早在1956年,中央就要求要保证科学家们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现在很多人连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不能保证,这些科学家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怎么跑项目找经费。“让科学家用大量的时间去争取科研经费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犯罪!”王庭大疾呼。
2009年,钱学森、贝时璋两位科学界的泰斗相继离世。人们在深感惋惜时往往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如今的科学家中鲜有杰出的大师级人物?
“不是没有,而是挖掘和宣传的不够。”一个故事让王庭大遗憾至今:在中科院海洋所有一位海带专家,常年坚持在第一线进行研究,我们国家这么多人通过食用海带补充人体所需碘,成功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这位海带专家功不可没。“可这位科学家直到逝世,也没有多少媒体来关注他”。王庭大说,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占总量的20%,日本是15%,而中国仅仅6%。
王庭大建议筹建国家科学网站,加强对科学家的宣传,像当年宣传陈景润那样宣传当今科学家,像了解尊重老科学家那样了解尊重当今的青年科学家,让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留下科学家可敬可爱的形象。热爱科学的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王庭大建议设立科学公园,向孩子们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家的事迹、科学家的精神,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