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警惕电视猜谜节目恶意套取消费者信息费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25日14:32
  所谓“直播”其实是“录播”,电视猜谜换来的却是永远得不到的大奖。近日多家媒体关于电视“有奖猜谜”的报道,再次揭开了此类节目如何借助电视台、电台等渠道,以猜谜为幌子肆意“圈钱”的黑幕。电视猜谜在一片声讨中继续肆虐,行业“潜规则”不破,不斩断利益链,填补监管空白,消费者维权之路尚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要求和消费者保护机构的揭露提醒之下,直到今年3月15日之前,多家省级卫视仍在违规播出此类节目。据悉,此类竞猜节目多数都是提前录制好的,实际上消费者看到的类似直播节目,且主持人又打电话又接电话的电视画面,是提前录制好的,给人造成是在直播的假象,而实际上意在套取消费者的信息费。

  一边是猜中后的诱人大奖,一边是简单得看一眼就能知道答案的猜谜题目,令人奇怪的是,总是没人猜中答案,而不少打过电话猜谜的人都大呼上当。随着购物广告“限播令”的执行,诸如电视猜谜这类“吸费”节目为何依然屡禁不止?

  总体来看,不少电视台、电台选择顶风作案,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该节目能让制作者赚得盆满钵满,而电视台、电台则能从中赚取不菲的广告费。这类有奖竞猜活动之所以打出“游戏竞猜”的旗号,是为了规避广电总局的监管。

  去年,广电总局颁发了“广告限播令”,各大卫视的广告时间段也陆续受到了影响,而游戏竞猜节目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被压缩的广告时间段,为电视台找到了新的盈利渠道。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竞猜节目往往是由SP负责开发并制作,而电视台、电台的节目时段就类似于广告时段,已经被打包卖给了SP。部分电信运营商为电台、电视台提供拨打热线的技术平台。在金钱的驱使和暴利的引诱下,这些所谓的竞猜节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商业链,而电视台、电台也在SP的经营中形成了利益同盟。据媒体披露,以一家覆盖人口1700万的省级卫视为例,60分钟的电视游戏节目,每月播出30次,总收入可达180多万元。

  从这点上来看,行业“潜规则”不破,不斩断利益链,消费者维权之路尚艰。对于此类问题,有专家认为,现在电视上热播的某些电视猜谜节目,不应属于广告范畴,应该认为是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娱乐节目更为合适。无论该节目由谁制作,决定播出和对其实施管理的都是电视台本身,电视台依法负有管理职责。

  上升到法律层面来看,有律师认为,像这样明显的欺诈行为,已经涉嫌刑法中的诈骗罪。对这些公然利用公众传媒进行诈骗的公司,也不能仅仅是停播节目那么简单,而应当依法启动司法调查程序,根据其诈骗数额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否则,说不定过不了多久,这样的节目会再次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众媒体上,继续骗取老百姓的钱财”。

  “有奖竞猜”类节目也暴露出监督和管理上的空白,此类由谁来管、怎么管都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同样,SP服务商的准入门槛、运营的合作方式、节目如何审批等,也都是工商部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让消费“显规则”代替“潜规则”,让电视有奖猜谜此类“温柔的陷阱”不复存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信心,使消费者乐于消费,从而实现扩内需的目标,除了商家做到依法经营,切实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外,一方面还需消费者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加快相关行业规范整顿,还百姓一个公平正义的消费环境。本报记者林剑 (来源:通信信息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