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宣读《文物保护志愿者倡议书》。“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昨日启动。本报记者浦峰摄
佛造像
青花碗
粉彩花果纹残盘 本报讯昨日,圆明园150件出土文物修复工程启动仪式举行。各种受损的瓷器、石刻文物、佛造像等文物,在修复后将对公众展览。修复之前,专家还将为每一件文物建立3D影像数字化文物档案。
待修复文物大多未展出过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昨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启动“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基金会将组建文物修复专家团队对150件圆明园受损文物进行全力修复和保护处理。
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这150件文物是历年清理圆明园遗址及考古发掘采集和出土的文物,很多都从未对外展出过,且大都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的珍品文物,其中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琉璃等。
公众可现场参观修复过程 此次修复的主要是石刻文物、佛造像等铜器、瓷器等三类文物。修复过程中,将对石刻文物进行清洗、脱盐和加固等保护处理;对佛造像等铜器进行清洁、除垢等保护处理;瓷器修复难度最大,现今圆明园出土的残损瓷片多达3万多片,其中有修复可能的有近百件。
为更完整地保存圆明园文物的历史信息,有利于修复后的文物进行保护和今后可能需要的再修复,在进行文物修复和保护处理之前,修复专家会为每一件文物建立3D影像数字化文物档案,并在修复过程中严格填写文物修复记录卡,实时记录修复过程和修复时所用材料等详细情况。
文物的修复过程往往秘而不宣,引发公众好奇。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文物修复工作将面向公众现场开放。目前,工作人员正在搭建工作室,届时全部文物修复工作将在园内进行。公众可以参观专家如何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
此外,组委会向全社会征集“记录圆明园历史的老照片”。在4月28日推出“圆明园瓷片、老照片回顾展览”。并将开国内文物展览先河,增设“模拟考古”、“文物拓印”、“文物零距离”等现场互动环节。
焦点
就文物修复过程的部分问题,记者采访了修复团队专家、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副教授胡东波。
【筛选标准】
文物须有价值确保能够修复 历年来,圆明园出土的文物数量较多,破损且须修复的也不在少数,此次选择的150件文物是如何筛选出来的?胡东波说,在文物选择上有三个标准:代表性、稀缺性、可修复性。要确保修复的文物有一定的价值,但又必须能够修复。比如此次修复中量最大的瓷器,在清代瓷器中,康熙和雍正年间的是最好的,因此此次修复的多是这些瓷器。
同时,修复中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有价值,需要相关的历史和照片等资料作为基础。因此,修复必须选择一些相对完整的、能够修复的文物。
胡东波表示,此次修复的文物中,多是二、三级文物,修复前须报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此外,一些破损严重的文物尚需定级。
【修复工程】
进行病害调查制定保护方案 胡东波说,目前,修复团队正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即将开展的修复做准备。修复前最重要的两个工序是确定文物破损前在圆明园的具体位置,以及对文物进行病害调查。
在确定位置上,此次修复的文物都是从圆明园出土的,为此,需要结合之前的文物出土报告,把修复文物的位置一一对应。这些文物从哪个遗址出来的,当时的摆放情况大概如何,都要具体分析,然后再根据其位置,判断其具体的用途。举例说,如果一件佛造像是从含经堂出土的,它当时可能位于大厅,由此推断出其用途,之后才好考究其工艺。
修复工程开始之前还将对被修复文物进行病害调查,并绘制病害图,通过分析研究后,再制定保护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将通过3D技术记录文物原貌。
【修复难度】
既要还原美丽又要保留伤痕 胡东波说,文物修复的难度不在于其过程。目前,国内关于瓷器、佛造像和石刻文物等的修复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圆明园的文物有其特殊性。
据他介绍,修复后的文物,要展现其受损前原有的华美和工艺水平,同时还要展示其经历浩劫的痕迹,让观众在看到修复之后的文物,能够认识到那段历史,这一点比较困难。
比如佛造像等铜器文物,其本身的修复并不难,但由于圆明园的佛造像被大火烧过,表面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修复中,要保留其本体不受侵害,要保持其原有美丽,还要有其受伤痕迹,这些要素要完美结合,需要专家组进行综合研究。同样,瓷器等在经过大火之后,低温釉在高温下也会出现变化,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蒋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