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学生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心理咨询师向南平实验小学建议,对遇害学生的课桌进行妥当处理,以免让其他学生形成负面情绪联想。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何剑辉(除署名外)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叶伟报
昨日晚上,南平市阳光心理服务团副团长吴剑介绍,南平实验小学3·23事件以后,已经进行了6例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咨询,包括实验小学学生、校外学生、参加援助的医务人员等,情况比较严重。
昨日上午7时45分,记者前往南平小学时看到,已有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自己回到学校,不过更多的还是家长陪同前来。7时55分,一名低年级学生抱着父亲的胳膊走到校门,随后便表情紧张地紧紧抱着父亲的脚不动,一声不响。最后学校值班老师上前抚慰一下,方愿意放开父亲走进校门回到教室。南平市阳光心理服务团副团长吴剑说,“小女孩的那种情况,就是出现应激障碍的表现”。
据吴剑介绍,昨日阳光心理服务团继续在学校内进行心理援助,并且发现学校内部分学生已经出现急性应激障碍。吴剑说,“仅以昨天下午的情况下,我一个人就对4个出现应激障碍的小孩进行了心理辅导。此外,还有不少学生没有上学,不能排除他们是否有急性应激障碍,情况比较严重”。
吴剑透露,昨日南平市一所中学的一名初中男生也因为3月23日惨案出现心理异常的情况,曾经有杀人和自杀的倾向。他的父母介绍,儿子学习优秀,心地善良,性格内向,人际交往甚少。在得知南平实验小学3·23事件,并在网络上看到案发现场的血腥图片后,迅速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杀观念,及闪回反映,不愿上学。看到刀具,就担心自己会拿刀杀人,成为杀人犯,这样的冲动好像难以控制,感到自己疯了,失控了。父母都有工作,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也需要加班加点,担心儿子一个人在家中会出事,只能轮流陪同,包括儿子睡觉都要有人看护。
此外,还有一名参与3月23日惨案救援的护士也出现了心理障碍,只要闭上眼睛,惨案就会一幕幕地在心里重复出现。
另据记者了解,惨案中受伤学生陈昕已恢复清醒,但他的父亲表示,陈昕并不太愿意与父母交流。
急性应激障碍一般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是心理危机时出现的三种心理障碍之一,另外包括迟发性应激、适应障碍。
据介绍,出现心理应激障碍的人,一般都会有闭上眼睛后便反复回忆恐怖场面的情况。吴剑表示,“这些情况和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情况相似,不少人只要看到电视都会出现晕倒的情况”。吴剑表示,目前南平市3月23日惨案,在南平市的中小学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连锁反应,这需要家长及时发现辅导,必要时寻找心理医生求助。(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