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张慧敏的长篇小说《回家》(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不由地想起了杜甫《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应该说,这是一部正视民族苦难,感慨血浓于水,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史来反映揭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奥秘,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呼唤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意蕴深远的佳作。
《回家》开篇的时代背景,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阶段。人民解放军已经全面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一个腐败透顶、民心尽失的政权被打倒被推翻,毫无疑问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回家》在公正客观地反映了、肯定了这个历史的必然趋势的同时,给我们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长时期以来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回避甚至是掩盖的关于战乱给民族带来的创伤、给普通平民带来的苦难的故事。《回家》的故事具有沉甸甸的情感和思想分量,它只有在30多年改革开放富强了我们的国家、清明了我们的政治、增强了我们民族自信的今天才可能问世。《回家》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及其丰富深刻的内在意蕴,值得我们珍视和深思。
战乱,对于普通的平民来说,往往意味着不可抗拒的巨大苦难与恐惧。《回家》的主人公高秉涵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他回家看望父母时谜一般地被害,竟然说不清其缘故究竟是“通共嫌疑”,还是他30年前曾经参加过国民党的身份。一瞬间,巨大的哀伤和恐惧笼罩了高家,惊恐万分的母亲被逼无奈,强忍着撕心裂肺的万般不舍,把尚不满13岁的高秉涵送上了名为南下就学、实为避祸逃难的前景未卜的人生旅途。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我们不忍复述而又不能不正视的苦难了,书中上卷高秉涵历时一年、跋涉千里的逃难和中卷高秉涵在混乱不堪的台湾社会环境里艰难求生长大成人,无疑是作品中最为细腻真切也是最为吸引人、打动人、震撼人的章节。旧政权彻底崩溃,新政权尚未建立,社会的无序、人心的混乱、经济的匮乏、战事的惨烈,这一切不由分说便降临在少年高秉涵的身上,迫使这个未谙世事的孩子逐一去经历,去承受,去担当。我想,作家张慧敏在描写这一切的时候,她柔软的心一定在流泪泣血,她要以诗人样的敏感,以工笔画样的精细,一笔一画地将一个弱小孩子的人生苦旅记录在案,将饥饿、疲惫、病痛、伤残、风霜雷电、炮火连天、孤苦无援、心力交瘁带给一个弱小孩子的折磨摧残展示给读者。我想,此时此刻的作者更是聪颖而富于远见的,因为她从毁灭中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她从磨难中看到了民族的生命力,她要人们正视历史,她要人们记住这个孩子的也是我们全民族的苦难的一页,为了今天,为了未来。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经历承受的苦难可以说最为深重。凤凰涅槃,老树繁花,正是我们伟大民族生命力的写照。曾经的苦难不堪回首,但是正视苦难,铭记苦难,苦难就会转变为民族的财富,民族新的生机活力。九死一生,不甘沉沦,顽强打拼,自强不息,高秉涵的个人命运堪称平民史诗。在苦难中成长成熟,在苦难中回望家园,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漫长等待,高秉涵终于回家了。什么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什么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千种思绪,万般情愁,高秉涵不得不一一品味,我们也随之感慨万端,潸然泪下。因为挂念流落在外的高秉涵,直到临终前还要在门前的树梢上高高挂起一方红布的姥姥和奶奶,至死也不肯瞑目;父亲总是放在床头的《唐诗》和《论语》,母亲后背上那粒醒目的红痣,也永远地成为不可触摸的记忆。
一湾海峡相隔,游子在这边,故园在那边;一方坟墓相隔,游子在外边,亲人在里边。“子欲养而亲不在”,自古至今从来都是中国人人生的大悲痛。当2008年底,两岸实现了“大三通”,高秉涵再次回到故乡为父母亲举办合坟仪式的时候,他把自己保存了60年的、沾有父亲鲜血的绳结扔进了祭奠的火池,这一小小的细节,可谓意蕴深长。让我们告别过去,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揭开民族复兴新的一页吧。可以说,高秉涵的命运曲折,乡愁夙愿,既形象地折射出海峡两岸风雨60年的沧桑历史,也强烈地表达了期望国家统一、人民和平和睦的民意民心。而张慧敏的《回家》对这一题材的发现和发掘,也已经在我国当代文学史册上留下了意义深远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