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红军军歌《三大纪律》:曲调流转自德国练兵曲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31日11:36
  提要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中国台北代表队先后步入会场时,为何现场分别奏响的同是那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解放军第三三○三工厂(其前身为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所保留的历史档案中,一首诞生于张之洞时代的厂歌,其旋律为何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出一辙?

  近日,解放军第三三○三工厂企业文化办公室在挖掘“汉阳造”文化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历史谜团:“红色军歌”作者是谁

  “你们知道吗?家喻户晓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最初是来源于汉阳兵工厂的厂歌,也是"汉阳造"。”昨日,年近六旬的程少华老先生的一番话,让正在挖掘、整理“汉阳造”文化的解放军第三三○三工厂企业文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

  程少华先生是老红军后代,他的父亲程添福(已故)解放后曾是解放军第三三○三工厂首任厂长,而该厂的前身正是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受父亲的耳濡目染,程少华了解到很多汉阳兵工厂的历史。

  被誉为“红色经典第一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多年来久唱不衰。然而,说起它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联系,却鲜为人知。

  众所周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井冈山时期,许多红军战士来自旧军阀军队,带着旧军队的坏习气,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忧虑和思考。他深感纪律不严,将威胁红军的生存。1928年春,毛泽东就为井冈山时期的工农红军提出了三条纪律;同年夏,毛泽东又提出了六项注意。1929年以后,又增添了两项注意事项,这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起始。

  不过,当时颁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只是相关规定的条文,并不是带有韵律的歌词。它多是被当作标语口号、布告被张贴宣传。直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才被谱写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广为传唱。由于歌词形象地把军队纪律概括在里面,曲调雄壮又有力,非常适合队伍行进时齐唱,很快在红军战士和群众中传唱开来,其后历经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等时期,且一直长盛不衰。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50年和1957年,两次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进行修改。1957年出版的《解放军战士》杂志第14期上,正式刊登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标准歌词,也就是现在所唱的歌词。

  但是,几十年来,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到底是谁,却没有人能说得清。

  追溯源起:军歌源自兵工厂厂歌

  1973年3月26日,曾担任过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民政部顾问等职的程坦给周恩来总理写信,称自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填词者,并详细说明了填词经过。1978年4月和1980年1月,总政文化部先后派专人对这首歌曲产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汇集了有关资料证实,程坦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填词者。

  至于曲调,当时程坦借用的是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然而该民歌也是借鉴了其他曲调。一追溯,是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但是,进一步考证,《练兵歌》同样是根据已有的曲调重新填词的。

  那么,它的曲调又来源于哪里?

  原来,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曲调来自于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而《大帅练兵歌》曲调,则来自于汉阳兵工厂。

  据说,这首歌的曲调最早出自于德国的《德皇威廉练兵曲》,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汉阳兵工厂时,用此歌留曲改词重新填写了洋枪军匠歌——《大帅练兵歌》,也是最初的汉阳兵工厂厂歌。

  公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朝新式陆军开始在天津小站编练。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张之洞以其护军营为基础编练新军,以后陆续扩编,至1904年,按陆军部新营制编为一镇一协,共16104人,大部驻扎武汉三镇,少数驻京汉铁路沿线。期间,清帝国决定放弃武术,请德国人担任部队的军操教练。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张之洞按《德皇威廉练兵曲》的曲调,亲自为湖北新军编写了《大帅练兵歌》。在当时洋务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清兵们高唱着行进感极强的《大帅练兵歌》操练“兵式体操”,景象看上去颇为振奋。

  奥运会上:两岸同奏一个旋律

  令人称奇的是,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当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会场时,现场响起了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接着,中国台北代表队入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再次响起。这个细节让当时收看节目的许多中国观众大吃一惊:奥运会组委会的官员是不是搞错了?“其实,只要弄清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的身世起源,就不觉得奇怪了。”程少华先生说。

  原来,在张之洞的《大帅练兵歌》之后,这首歌又被后人称为《北洋军军歌》,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队、国民革命军也都曾用此曲填入新词,成为新的军歌。

  那么,这首歌又是如何传到了千里之遥的井冈山?而后成为“红色军歌”的呢?程少华先生介绍,他曾听父亲讲述,八一南昌起义时,有近500名汉阳兵工厂工人纠察队员参加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也就把这洋枪军匠歌带到了井冈山,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熟悉喜爱的旋律。

  记者胡诚通讯员戴旻珈李德新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