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湖南39名代课教师被指非法办学 月薪最高200元

来源:新民周刊
2010年04月07日14:17

  路在何方?

  “每个月才几十块钱,如果我是吴艺伟,早就打工去了!”凤凰县教育局一名官员对记者如此感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1998年全国“普九”验收之际,为了保证入学率,早齐小学、九龙小学等“一人一校”的境况,曾被凤凰县教育局定性为“教学延伸点”。

  以巴几寨为例,该寨326人,一共62户,在1998年全国“普九”时,巴几寨的30多个孩子常常到10岁、11岁才去附近的吉云片完小读一年级。“我们这些学校的产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如果没有巴几小学,将会影响到整个乡镇‘普九’的入学率”,在石杰华的印象中,1998年至2002年,正是抓“普九”的关键时期,那是,作为代课教师的他们,即便在周六、周日都没有休息时间。

  黄庆翔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凤凰县目前在各个乡镇“集中办好寄宿制小学”,“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村小,都要拆并”,最近几年,县里给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寄宿制小学生每人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全县计划每年给寄宿制学生拿出50万元生活费补贴,由县财政追加,用于解决村小的学生读书难的问题”,而整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办好全州的寄宿制小学,“准备拿出3亿元,正在实施中”。

  拥有15000余人的禾库镇仅有九年制学校1所,片完小2所,村小12所,而凤凰全县在校学生大概有2000余人。

  而在吴义伟看来,七八岁的孩子如果到镇完小去读书,“他们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

  黄庆翔也承认,凤凰县山区的一些自然村寨位于深山之中,至今条件依然艰苦,“公办教师往往派不下去”,而如果那些高寒山区的孩子入学不方便,家长就会让孩子们延迟入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括吴艺伟在内的代课教师确实补充了当地教师资源的不足,他们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吴艺伟他们热爱这个工作,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么多年‘非法办学’没有取缔他们,就是考虑到这些现实原因,既避免矛盾激化,也让他们有一个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

  从2009年下学期开始,吴艺伟、龙玉福他们没有再开设四年级以上的班级,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全部集中至凤凰县中心完小或片完小上学。

  在更大的层面上,教育部承认,目前全国仍有代课教师31万。这是一个庞大而沉默的群体。

  凤凰县政府督学主任王春芬向记者强调,目前人口40万的凤凰县,其县级财政主要负责全县1万多名公务员与教师的工资支出,“凤凰县基本上是温饱财政,人均GDP和北京、上海是不能比的”,因此,“需要国家统一出台代课教师的相关政策”。

  黄庆翔亦表示,对于九龙寨、早齐小学,县教育局“某种程度上是默许,也不公开取缔,让他们找个生活费”,“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际上等于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打鸟策略”。他解释,凤凰县的县级财政目前首先解决的是现有公办教师的“人头费”,“这些‘计划外的’,从哪边开支?”

  “非法办学”、“取缔”这些关键词,显然伤了吴艺伟、龙玉福等人的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吴艺伟最为缅怀的时光。那时,代课教师在乡村社会中声望颇高,代课教师每年还有二三十元的“寒炭费”,“很吃香”,整个学区的教学业务氛围也很浓厚,“那个时候,只一心一意要教好书”,他每个礼拜至少要到禾库学区开两次会、学习,常常是下午5点多放学后,走两个多小时山路去镇上,晚上9点多开完会后,一个人燃着火把翻越腊尔山,凌晨才到家,“胆子就是那段时间练出来的”。

  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在村里教“扫盲班”,白天给孩子们上完课后,“晚上全村大大小小都来上夜校,那时觉得很有劲头”。

  在2007年12月,凤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曾对禾库等地的教师问题做了深入调研,他们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报告提出,“边远偏僻村寨的孩子难以集中到片完小就读,如何保证边远偏僻村寨的孩子们全部上学,并享受良好的教育,值得全社会关注”。

  但是这份调研报告,并未改变这些乡村代课教师的命运。

  山中春寒,平时忙着上课、为了生计外出打打零工的吴艺伟、龙玉福、吴文忠、石杰华,很难才能碰个头,他们一脸倦色,围坐火塘聊到凌晨夜色沉寂时分。突然之间的长久静默,是常有的。

  3年下来,曾经跟他们一起到各个部门反映问题的代课教师龙玉满选择退出,当了近20载代课教师的她彻底回归一名农妇的生活,而随着龙玉满的黯然离开,她曾执教的解放村小学也宣告解散。

  龙玉福常常失眠,吴文忠添了不少白发。几个汉子,最后抱头痛哭。

  龙玉福感觉,他一生为教育付出的梦想,就像火塘中的木柴,曾经燃烧过熊熊的光亮,但如今即将熄灭,过往荣耀,皆成泡影,“只要给我们一个教师的名分,我们也就满足了”。

  吴文忠说,他只想“找回尊严”。

  2010年2月3日,他们去了县教育局,得到的答复是,“对你们代课教师,还没有政策”。

  2月26日,禾库学区通知他们参加学区的“控流保生动员大会”,学区领导让他们“领了新书去开学”。吴艺伟、龙玉福、石杰华同样签了“校长责任书”。

  而他们的未来,在模糊的泪光中,如摇曳的灯影,变得更加不确定。

  “我们为凤凰县的教育事业干了那么多年,现在已经老了,退也就退了,但不要损害我们的名誉”,凤凰县城的夜晚,大红灯笼通明,吴艺伟走在鼎沸的大街上,步履迟缓,他想了又想,说,“最差的结果,实在不给补偿,给我们一个书面肯定,盖个章,就可以了”。

  灯火远了,人声远了。路在何方?他说,他看不到光亮,“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凤凰最后的代课教师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只知道兢兢业业工作,多做点成绩出来。我们总认为,我们自己争取表现优秀,他们会看得到。”

  记者/贺莉丹

  一人支撑一校

  1984年,当地师资力量奇缺,吴艺伟参加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禾库镇的代课教师统考,最终被录取。

  事实上,早在1981年,念完高中一年级(当时高中为两年制)的吴艺伟就开始在禾库镇的小学任教。在过去的29年间,按照凤凰县禾库学区的指派,吴艺伟辗转于禾库镇补丁小学、新湾小学、吉云小学、禾库小学等8所村寨小学担任代课教师,直至2002年才返回自己的出生地九龙寨任教,此后再未离开。

  从此,他“一看到孩子们的花花脸,就觉得舍不得”。

  遇到雨雪、冰冻、雷电交加的天气,吴艺伟就得去家里接送孩子上学,“一手拎书包,一手端火笼”,像骄傲的母鸡护住小鸡一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凤凰县禾库镇位于古苗疆腹地的腊尔山,当地人因其偏远,将它唤作“西伯利亚”。从禾库镇到位于腊尔山深处的九龙寨,至今公路依然只通了一段,接下来,得翻山越岭步行大约一个多小时。

  《新民周刊》记者俯瞰的九龙寨,其实就是云雾缭绕中端坐于一片悬崖之上的小小村寨,一路上望下去,悬崖陡峭,九龙沟深不见底。拥有110多人的九龙寨,至今每逢雨天依然会断电。

  在2002年之前,九龙寨的孩子们就需要沿着悬崖上边的山路,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补丁村小学去上学,在那时,“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气,年龄小的孩子根本走不动,许多孩子都要等到9岁、10岁才读一年级”——这正是吴艺伟要在九龙寨教书的重要原因。

  这一年,九龙寨小学在吴艺伟外出打工的弟弟借出的一幢民房中开学了,在这幢破落民房中的几年间,遇到下雨天,吴艺伟就忙着“转移学生”;即便是天气晴朗的时候,教室中依旧光线黯淡,上课时,他几乎将脸贴到了黑板上。

  直到2009年,经北京的好心人捐助,九龙寨小学的新校舍落成。学校的砖砖瓦瓦,吴艺伟看着都很亲切。盖校舍的水泥、木材、钢筋,是他组织乡亲们用肩膀挑回来的,那段时间,他清晨5点多起床,挑两趟,下午放学后,再去挑一趟。

  吴艺伟是九龙寨小学唯一的老师兼任校长。“复式教学”法在九龙寨小学沿用至今,所有年级的孩子都集中在一间教室上课,实行“包班”教学,仅有的一名老师负责语文、数学乃至体育、音乐、美术全部课程的教学,由来已久。

  2010年3月24日,在九龙寨小学,《新民周刊》记者旁听了吴艺伟的讲课。当天上午10点20分,吴艺伟邦邦邦地敲响了一扇老式的铁钟,孩子们往教室里奔。跟禾库镇所有的小学一样,九龙寨小学一般是上午10点半上课,下午4点半放学,中午1点至2点休息。

  “没上厕所的,赶紧去!”吴艺伟大手一挥,孩子们呼啦一声,又都跑了出去。

  一年级的8个孩子,坐在前两排;二年级的3个孩子,坐在最后一排。吴艺伟先让二年级的孩子抄写生字,接下来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偏旁、朗读课文,每个年级差不多轮流教15至20分钟。教室里那块黑板,油漆剥落得厉害,两个年级的板书都在上面。

  孩子们的普通话不是太好,提问时多喜欢用苗语,吴艺伟则用苗语夹杂汉语回答。禾库镇属于纯苗区,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多采用这样的双语教学。

  跟吴艺伟一样,凤凰县禾库镇大塘村大塘小学的代课教师吴文忠采取的也是“复式教学”。

  这学期,大塘小学的二年级有17个孩子,三年级有10个孩子,一节课中,吴文忠平均每个年级教20至25分钟。比如,3月25日上午,三年级的学生抄写古诗的时候,二年级的学生就学数学,用乘法口诀求商……一天下来,吴文忠感觉很累。

  平时显得内向严谨的吴文忠,在看到上课之前孩子们合唱《大芦笙》摇头晃脑的模样,神情变得柔和起来。吴永忠夫妇爱好文艺,大塘小学的文艺演出在禾库镇,甚至凤凰县,都是出了名的,当地的“六一”文艺汇演,大塘小学总能捧回奖状,当地村民流传着,“如果大塘小学不参加,文艺汇演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但这些荣誉,并不能改变大塘小学缺桌少椅的现实,在仅有的约2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中,所谓的课桌不过是在水泥砖上架上一块破旧的长木板。水泥砖是吴文忠亲手做的,这位大塘小学唯一的老师兼校长还负责一切校舍维修工作。

  最多的时候,大塘小学有30多个学生。没有操场,吴文忠家的院子又太小,孩子们上体育课时,只能转移到老校舍那块已经垮平了的旧址上,没有篮球、足球,孩子们的娱乐是偶尔跳跳绳。

  1997年,毕业于凤凰县技术职业中学的吴文忠由村民推荐、经禾库学区批准,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吴文忠的父亲,65岁的吴子先,退休之前是一名公办教师,曾在大塘小学任教过的吴子先在该村声望甚高,老先生一生的夙愿就是希望儿子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做老师挺光荣的!”他至今这么坚持。

  值得一提的是,大塘小学就开在吴文忠的家里,迄今已经办了有12年。1990年,大塘小学的老校舍垮塌,此后该小学就一直是设在租借的大塘村的民房中,在吴文忠的父亲吴子先时代亦如此。鉴于“在别人家上课,不方便”,吴文忠接手后,索性将大塘小学设在了自己家的一间空房中。

  此种情形,方圆皆知,不足为奇。比朵小学校舍垮塌了十多年了,现在孩子们还是分流在一位公办教师的家里上课。

  此外,石杰华老师执教的吉云村巴几小学,也是设在自己的家里。“包干到户”的时候,村里把巴几小学的地卖了,校舍也拆了,从1998年开始,巴几小学的孩子们结束了步行一个多小时山路到吉云片完小上学的历史,开始在石杰华腾出来的两间房子里上课,现在每周三下午有一节音乐课,石杰华教孩子们唱《小燕子》,孩子们很喜欢。而吴妹女老师执教的崇寨村都沙小学,也是位于大山深处,实行一人一校,复式教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