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工作都在放气球 为的是“收回”阴晴云雨
昨日凌晨6点,天还黑着。成都温江区气象局的大门虚掩,灯也没开。
一辆车开进来,门口的狗叫了两声。车里,是工程师徐德文。他和助理工程师常国泉的工作,就是“施放气球”。
39年来,他一直这样放飞一个个气球,为的就是收回关于阴晴云雨的气象信息,“我们不做预报,但我们的工作是气象预报中最基础的一环。”
徐德文翻开作业记录本,前晚7点15分的记录为空白。在说明一栏写着:向空军航管处进行空域申请,空域有紧急任务,飞行到23点以后。
徐德文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是为了保障抗震救灾的飞行任务。”
放气球·申请
需要提前一个小时申请
刚到办公室,徐德文就打电话向空管部门申请空域时间。
平常,他们不用这样申请。但从4月17日开始,进入了特殊时期,“需要提前一个小时申请时间。”
徐德文的工作时间,也因此提前了半个小时。
早上6点半,他推开高空仪器室,里面放着统一的绳索、气球和探空仪。
再过不久,气球会带着探空仪向高空飘去,反馈回大气的温度、气压、湿度的变化和风向、风速等资料。
像温江气象局这样的探测点,遍布全世界。
反馈回来的数据,在国际气象组织间进行交换,世界共享。根据这些数据做成的数值预报系统,是天气预报的依据。
放气球·准备
每天3次都有规定时间
每天,温江区气象局的大院里会飘起3只白色气球,时间分别是凌晨1点15分,早上7点15分和晚上7点15分。
探空站全年无休,7个工作人员,轮着上班。
充气,连接探空仪,雷达监控,施放。这里放气球,所有动作,都不是随心所欲的。
受到《气象法》制约,大院的楼高只有3层。施放气球的时间,须向空管部门申请。就连棉线的长度,也被规定为30米。
施放时间,控制在7点15分到8点30分之间。
如果晚了,当天观测点的数据将会空缺。
昨日,徐德文负责的是灌气和施放气球。
早上7点15分,松手后,徐德文只仰头看了气球3秒钟,就转身走回监控室。
放气球·难放
下雨刮风时最让人头疼
“不是不关注,而是已经有了把握。”39年来,从徐德文手中升天的气球,具体有多少已难计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工作量也变小了。
监测数据的雷达,先进了;传回的数据,不需要再做“手抄本”;探空仪,从进口的成为国产的,不用回收了。
尽管熟悉工作流程,徐德文还是会因天气的变化而头疼。
夏天的阵雨,又急又猛。雨水会顺着袖口和领口向雨衣里淌,“衣服没有不湿的。”
探测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气球需要上升到5000米以上。
如果没有超过这个高度,被大雨或者冰雹“砸”下来了,徐德文就得冒雨挨砸,再找气球充气、施放。
徐德文说,大风天,人都“吹得站不稳”,气球在大院里,被风吹得擦到草皮,“根本找不到方向。”
这时,徐德文必须找个助手,一个人稳住气球,一个人在凌乱的风中迅速找到风向。
带着气球朝风吹来的方向靠,再施放,“尽量让它在升空前不会蹭到高压线和楼顶。”
徐德文还记得,1972年夏季的一天,他连续施放了3只气球才得以成功。
在升空过程中,由于探空仪的二极管总被雷电击穿,“探空仪一坏,数据就没了。”
那次经历,给了他一个经验:从7点15分到8点半间,最多只能放3次气球。
放气球·成本
做一次探测最少要花600元
直径2米,全橡胶的质地,探空气球的净重有750克(一斤半)。
气球来自广州、云南、株洲等地,属于特制,身价为100多元钱一个。加上一部探空仪,需400多元钱。
这些东西,是不回收的,“做一次探测,最少得600元。”
要把探空气球充满,需要10分钟,150个大气压左右,“除非用针扎,踩都不容易踩破。”
充好气,扎上线。线的另一端拴着一个GTS1型数字探空仪。
探空仪有台历般大小,很轻。纸壳里全是泡沫,还有一层锡箔。
探空仪里有发射仪,雷达会自动追踪发射仪发出的脉冲信号。
半小时的准备时间,包括充气,检查气球是否漏气,测试探空仪性能,检查绳子是否强韧。
如果绳子有接头,必须再绕一个疙瘩,以免气球升空时绳子断裂。
7点13分,常国泉将对讲机递给徐德文:“时间到了。”
下楼,走到门前的空地上,将气球从钩子上取下来。
常国泉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3、2、1”,听到“1”时,徐德文松了手。
放气球·监测
气球只能在天上飘70分钟
刚亮起的天空,阴云密布。探空气球飘飘忽忽地上天了。
7点15分10秒,控制室里开始追踪数据。
显示屏上,有3条线,红线是温度,紫线是气压,蓝线是湿度。风向风速也能够查到。
随着气球的升高,数据不断更新。
通过斜距和高度,徐德文他们还能监测到气球的位置。
气球升到29000多米时,自动爆炸了。这次旅程,用了1小时零5分。
一般情况下,气球的旅程能达到28000-32000米的高空。整个旅行,一般在70分钟左右。记者王浩野摄影谭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