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合理引导炒楼资金进入新兴产业
陆志明
一边是楼市资金过热受宏调打压,另一边是新兴产业大发展急需社会资金注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2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由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的调研目前已经接近尾声,将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提交到国务院;另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个人房贷新增522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53.4%,比上年末上升10.3个百分点。
在短期内居民收入没有显著上涨、购买力因次贷危机停滞不前的情况下,2009年楼市火爆无疑与此前央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此次央行在公布数据时披露信贷流向实际上也认可了此前众多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即当前信贷资金是推高楼市的主要动力。以海外游资和国内各类炒房团为首的投机力量作为市场主要风向标,固然自有资金实力雄厚。但是为数众多的跟进散户投资者与银行信贷资金才是房地产市场上行的真正主力。
有鉴于此,中央才在二套、三套住房信贷政策上大幅收紧,以期冷却个人家庭等中小投资者的入市热情,阻断内外资炒房团的下游买家线路,进而迫使各类资金终止在楼市的投机活动,抑制今年以来楼市价格的急剧上涨。从“新国十条”实施的短期效果来看,京沪深广等地楼市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趋势,并且未来可能全国楼市抛压会不断加大,市场20%左右的中度调整应在所难免。
而原本在楼市中从事投机炒作的国内外游资,在人民币重估压力不断加大、升值趋势再度抬头的情况下,进入国内其他资本市场投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一旦这部分资金进入股市、期指、大宗商品这样的金融资本市场,那么必将推动新一轮的金融市场上涨。其他场外资金(包括信贷自己)在观察到资本市场新一轮上涨之后,势必加入其中投机牟利,从而导致新一轮金融泡沫的到来。
为了提前防范相应泡沫危机的形成,有必要实施针对性的金融监控政策。首先,对内外资实施限流措施。加强对海外游资的审查管理力度,防止在升值预期下的外资投机套利性流入;加强对国内信贷资金与地下钱庄的管理,对流入非实体产业经济的资金尤其需要强化跟踪,防止其在流出楼市之后迅速进入其他资本市场,推高中国经济泡沫与通胀压力。
其次,引导国内外游资进入实体经济投资领域。“堵不如疏”,虽然国内外游资皆为利来,但并非全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因势利导,将游资引入实体经济投资领域,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复苏、提升产业结构服务。推出更多的产业扶植政策、优化国内风险投资环境、提升私募产业基金规模,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实业投资领域。
事实上,正是由于国内实体产业经济投资风险较大,加上近年来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进民退”的加剧,才导致原本处于产业经济链条中的民间资本大量析出,并随着股市楼市的波动大量进入投机性的金融资本市场。这不仅推高了金融泡沫与通胀预期,同时对于促进就业、稳定实体经济、确保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不利。
如果能够引导这些资金进入实体产业经济,尤其是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包括未来可能引领世界经济新增长格局的环保新能源行业,那么不仅能够解除游资逐利投机市场的风险,同时也能形成国资与民资在新兴产业的良性竞争。防止目前单纯依靠国资投入产出较为低下的不利局面。
具体而言,在优化国内民间风投、鼓励私募产业基金发展方面,央行可考虑实施宽入严出的政策选项;同时在产业投资回报方面,针对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如融资、税收便利。针对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实施一定的财政补贴与政府扶植政策,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的顾虑。打压楼市、股市等等市场中投机泡沫,促使更多的国内外游资分离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必定会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