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社科院专家分析四大原因导致海外华商频受排挤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5月05日14:42

  四大原因导致海外华商频“受伤”

  罗马尼亚当地时间4月21日,尼罗市场管理方对市场实行强制性彻底拆除,涉及2000多家华人店铺,预计华商的经济损失达数亿欧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赴海外经商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华商在海外的经济交流成就令世界瞩目;但近年来,中国商人在海外接连遭遇“非公平事件”,再次成为国人热切关注的话题。

  本报连线当事人和国内有关专家,深度解析华人在海外发展数十年历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最新案例在罗中国城遭强拆华商损失数亿欧元

  当地时间4月21日,罗马尼亚尼罗市场管理方——尼罗集团对市场实行强制性彻底拆除,涉及2000多家华人店铺,预计华商的经济损失达数亿欧元。

  罗马尼亚华人维权委员会负责人、温州籍侨领潘继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为了赚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尼罗集团早就想把收费低廉的尼罗市场拆除掉,好逼迫店主搬到该集团于2003年建的另一个市场:红龙市场。

  相比尼罗市场当年给予购买者店铺的“永久使用权”,红龙市场则要求店主按年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而且租金比尼罗市场高得多。

  今年2月,罗马尼亚的辖区政府颁布拆除令,准许尼罗市场管理方对该市场进行拆除。

  2月26日,尼罗市场华商在华人维权委员会的带领下,将市场管理方及颁布拆除令的辖区政府一起诉至当地法院。法院通知双方在6月16日开庭审理此案。但就在法院开庭之前,尼罗集团就对尼罗市场进行了强制拆除。

  目前,部分华商被迫转移到红龙市场经营,也有一些人生意愈发艰难,就撤资回国了。

  今年来华商海外受阻事件

  2010年3月西班牙加迪斯地区的中国商店在经济危机下不减反增,当地商业联合会呼吁政府对中国人商店进行控制。

  2010年4月西班牙政府全国大规模检查偷税漏税情况,华商的“百元店”是这次“查税风暴”的主要目标之一。

  2010年3月意大利撒丁岛地区华商,尤其是服装批发商和零售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检查。其中警方查扣了两家华人企业约400多万欧元的化妆品。

  原因分析为什么华商在海外总“受伤”?

  近年来,中国商人在海外接连遭遇“危机事件”。

  去年6月,俄罗斯数万名华商赖以生存的市场被关闭,数百亿人民币的货品被查封。

  再往更早前看,意大利华商被搜查、西班牙切尔西烧鞋事件等针对华商的“非公平事件”,无不使海外华商一再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

  那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华商?社科院欧洲问题专家赵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一系列的事件本身而言,既有华商发展迅速“树大招风”、所在国重新规划等外在原因,也有个别人违法使群体遭殃、华商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等自身问题造成的。

  像此次罗马尼亚华商市场被强拆就属于所在国的重新规划。

  当地政府希望华商转而搬进租金更高的市场,根源在于罗马尼亚的经济好转后,市场准入和门槛会相应提高,以前廉价卖地吸引外资的方式必然会随之改变。

  原因1

  所在国重新规划造成冲击

  华商在东欧国家经济转型期间,将廉价的中国商品销售到那些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今天,这些国家从政府层面开始调整和纠正过去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想重新规划经济。

  但他们比较生硬的做法对华商造成了很大冲击。另外,由于经济危机,这些国家出现排挤外国人的现象,华商也在其中。

  ·代表事件·

  俄罗斯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

  2009年6月底,俄罗斯政府为了解决“灰色清关”问题,宣布将集中销毁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并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

  据估计,遭波及的华商在3万名左右。

  原因2

  成功经商惹当地人嫉妒

  在全世界各国,吃苦耐劳、头脑精明的中国商人似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各地生意场上的常胜将军。

  但在一些国家,中国商人的成功也常常引来当地竞争者的不满甚至敌视,打击报复也随之而来,导致攻击中国人,使之财产损失甚至人员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代表事件·

  2004年西班牙烧鞋事件

  2004年9月16日晚上,一把火烧在西班牙小城埃尔切,烧毁了中国鞋城价值100多万欧元的鞋子。这是一起数百名当地人攻击中国鞋店的恶性案件。

  埃尔切是西班牙的制鞋中心。由于中国鞋的价格优势,激起了当地鞋业的危机感和不满,最终把中国鞋商当成泄愤的对象。

  原因3

  个别人行为使群体蒙难

  当然,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华商受排挤的原因并不仅仅于此。

  应该看到的事实是,个别华商缺乏法律意识,沿袭在国内的不良做法,依靠投机取巧获取利润,通过行贿“疏通关节”,使整个华商群体蒙难。

  尤其是某些华商制假造假、偷税漏税等行为,往往成为引发所在地采取大规模针对华商的执法行为的导火索。

  ·代表事件·

  罗马50多家华商店铺被查封

  2007年3月22日,意大利出动百余名警员针对罗马华人聚集区的华人商铺、仓库、住家开始进行地毯式搜查,扣押了价值2000多万欧元的货物,50多家华商店铺被搜查,多家被查封。

  据报道,引发这次大规模查抄行动的直接原因,就是众多华商委托的当地一家报关公司存在违法行为。

  原因4

  华商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华商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差异和个人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海外华商受到不友好的待遇。

  ·代表事件·

  阿尔及利亚打砸中国商铺

  2009年8月3日,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地区,当地人与中国商人发生斗殴,并最终演变成对中国商铺的打砸抢事件。据报道,此次事件背后的其中一个深层原因是,华人尚未融入当地社会风俗习惯。

  历史解读

  除此之外,一系列的“非公平事件”还被赋予了时代的属性。赵俊杰认为,从改革开放至今,华商在海外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时期。

  在海外经济一片低迷中“卓尔不群”的华商,现今恰恰进入了一个矛盾摩擦期。

  赵俊杰认为,经过常年兴盛发展的华商们只有摒弃“自顾自发财的小聪明”,才能突破瓶颈,向“大国智慧求健康发展”转型。

  孕育发展期

  “倒爷”最早活跃于边境

  赵俊杰分析说,“华商”这个概念最早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的。

  那时候的华商其实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倒爷”的概念,很多“倒爷”们从那时候开始在苏联边境以“换货”的形式做生意,掘得他们的第一桶金。华商在海外的发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激增兴盛期

  出现大宗贸易形式

  后来进入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口岸的开放,我国国内出现了一些稳固的边贸市场,而在如中印边境等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固定的市场,不再像先前那样以“换货”的形势做生意。

  “那时候市场的发展已经开始规范化,管理也比较严格,很多货物并不容易进入较规范化管理的市场。”赵俊杰说,那时候很多华商开始在亚欧边贸线上设厂,开始出现物流仓储等大宗贸易的形式,华商在海外的发展开始加速。

  矛盾摩擦期

  华商市场开始在外国形成

  进入21世纪,赵俊杰说,随着华商在海外的发展规模化,不仅有固定的贸易市场,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的管理从无序到有序,这个时候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摩擦。同时,海外的当地政府开始介入,甚至意想从华商的利润中分得一杯羹。

  赵俊杰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边境贸易原本只是贸易的一个有机补充,随着华商势力的庞大,逐渐在一些国家发展起来专门由华商经营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商的贸易量如果增加,那么当地的市场就会出现相对萎缩的状况。

  “我国的商品流通性很强,目前对西欧的市场都有冲击,何况是东欧。”赵俊杰说,东欧的政府相对管理手段不多,市场小,政府得不到太多的实惠。也正因如此,近来不断在东欧出现华商市场被强拆等事件。

  未来展望

  弃小聪明取“大国智慧”

  在遭遇了一系列“非公平事件”之后,仍奋战在海外的华商们不得不自问:是否该进入一个转变形象、良性发展的转型期了呢?

  “中国企业和商人应该学会和国际打交道的方式。”正如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总领事高有桢曾在2009年底迪拜危机中提醒中国商人的那样,赵俊杰也认为,未来中国商人要走合法化、诚信化道路,不要一味受眼前利益的驱动而去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文化历史大国的子民,华商是时候放弃小聪明,获取大智慧了!”他说。

  同时,赵俊杰也指出,“现在,华商的贸易已经不再单纯地需要一个贸易的窗口,或者一个市场,而是向一个更加具有规模,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他说,在贸易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华商在提升自身素质、了解当地商业环境和遵守法纪诚信经营的同时,还要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团结合力,多组建商会、社团,在政界有利益代言人,遇到问题主动维权。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news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