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树良
出了杭州城,驱车向东,上杭浦高速,不过五十来公里,便到了江南名城—海宁。
海宁除了有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还有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故居和名闻遐迩的中丝一厂,以及江南著名的海宁皮革城。
然而海宁的皮影戏,却是笔者近来才知晓的。
对于皮影戏,所知甚少,只是在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看到过一段话:李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李少翁‘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状,还幄坐而步……’。这大概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吧,如此算来它应该起源于2200年前的西汉时期。据有关记载,皮影戏在北方陕西、河南等地较早出现,先是流行于街坊酒肆,后登堂入室,成为皇家官府之庆典项目。南宋时,皮影戏传入海宁,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更重要的是将唱词和道白改成为海宁方言,这让它迅速消除了和当地百姓之间沟通上的障碍,得以迅速发展。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常常会请上一台皮影戏。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日军侵占时期,百业衰落,皮影戏也渐趋泯灭。建国后,于1956年正式成立了地方国营浙江省木偶皮影艺术队,1958年,皮影队改名为浙江省皮影剧团,属海宁市管辖。海宁皮影戏自南宋兴起后,历经八百多年,但无论演艺、声腔、造型、舞美诸方面都保留了传统样式,有较典型的宋时风格。然而1966年起,浙江皮影剧团处于停顿状态,并于1969年解散。
沧海桑田,一晃又是几十年过去了,皮影戏,这门曾经给无数的人们带来过快乐的古老艺术,如今怎样了?
据海宁皮影戏传承人沈圣标老先生之女沈凤娟介绍,改革开放后,原皮影剧团的老艺人和一些民间艺人又开始在几个景点表演,2003年还曾应邀远赴新西兰演出,受到了新西兰总理克拉克的接见;2004年10月,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由她父亲发起成立了以原皮影剧团部分演职员为骨干的“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到各地公演,还去台湾作过文化交流,累计已有10余万观众看过他们的表演。但因沈老先生的去世,剧团又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总不能看着它就这样慢慢消失,所以我把它接过来了,现在已经在皮革城和盐官观潮景点设立了两个演出点。”
皮革城的演出点就设在皮革城内餐饮街上一个比较中心的地方,游客在购物休憩之时可随意进来观赏。笔者注意到了门口的一块告示牌,“免费观看”四个字十分醒目。走进演出厅,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片古老、优美的音乐。场地不大,但布置得十分洁净大方。屏幕上,色彩绚丽的鹤与龟栩栩如生,孙悟空、海龙王等神话人物相继出现在屏幕上。
看了皮影戏,接着沈凤娟带我走进后台,几个演员正在那边忙活着:有操控音响的,有传递皮影人的,井然有序。三名演员用竹签挑着紧贴在幕布上的皮影人熟练地表演着,在灯光照射之下,色彩绚丽、造型逼真的皮影人物便跃然屏幕之上。
楼上的工作室是制作皮影人的地方,将阴干压平已显剔透的牛皮,按“为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于丑貌”和生、旦、净、丑角色的设计,进行雕刻;再采取单线平涂的手法绘画,具有江南水乡剪纸艺术朴素鲜明的风格,形象鲜明、极富人情味;人物关节处用线缝接,同时采用头像和躯干分离法,再装钉翎管,插上竹签棒,以便于灵活操作,实为全国独有。
1943年出生的老艺人马孙英,是当年从戏校毕业后分配到剧团的,她现场讲解了海宁皮影戏唱腔的特点,还字正腔圆地演唱了一段,连锣鼓点都没漏过。
许多古老的行业都存在着一个后继无人的状况,江南皮影戏表演的精华集中在海宁,江南皮影戏的传承也在海宁。望着她那双日显苍老的手,让人不禁想,皮影戏在海宁还能再次红火起来吗?
对此,沈凤娟乐观地表示,“剧团新招收了一些年轻人,最年轻的才刚刚二十出头。”然后她指指那块标有“免费观看”字样的牌子说:“地方政府对这项工作比较重视,这里的经费由皮革城支付,盐官那边的经费由景点支付,旅行团的游客都免票。但是散客少,演职人员的收入不高,还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整个社会生活水平在提高,皮影戏会有市场的,所以我们在积极地联系,争取演出任务,提高大家的收入,让他们安心工作。”
匆忙中,竟忘了向她要一张名片。不过返杭途中才发现,手中那份《中国浙江海宁皮影戏》(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画页上,董事长沈凤娟的形像赫然在目。
这正是海宁发给我的又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