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民办高校被证实发生多起冒名顶替事件(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5月07日09:04
  在“商丘科技职业学院2006年高职数据排序3323人录取名单”中,第N列被命名为“标记”。其中,左下方的说明显示:“t”表示“调专业”,“k”表示“空没用”。记者发现,还有部分考生信息中有“丁华英专用”的字样(灰色底色部分)。

  4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毕业季再现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河南一民办高校被指集体作弊》的报道。4月26日上午,被指集体作弊、助学生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河南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有关领导来到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向被冒名顶替的王帅当面表示歉意,并向本报通报了对涉及该事件的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

  对于是否还存在类似冒名顶替情况,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负责人当时表示将在近期进行详查,并通报有关结果。

  5月1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苏进行电告本报记者:学校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类似的冒名顶替事件。

  但在4月28日,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报道部接到一封署名为“良知”的举报信,信中透露:每年高考前学校招生人员都要下到各地去招生,走前学校为他们编好各种宣传用语,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忽悠学生和教师。“这些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无论报没报本校志愿,无论分数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都无所谓,先招来再说,进来之后有各种办法来摆平学生。”“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觉自己良心备受谴责。”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进一步调查,证实了多起发生在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冒名顶替事件。

  招生人员要学生改名顶替“死档”

  “良知”在信中表示,自己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一名招生人员。看到中国青年报关于该校冒名顶替事件的报道,他说:“这些报道都是属实的,而且对学校这种将一切责任推卸给我们招生人员的行为感到愤慨。”

  “良知”认为,这些都是学校的行为,并非像学校有关人员声称的“民办学校人员流动性大,当时的招生人员已经离开学校了”。我们这些招生人员自始至终都在,且流动性很小。其实,我们这些在一线的招生人员是最辛苦的,学校给的提成也很少。

  “良知”透露:对于非正常渠道招来的学生,可以忽悠他们上本校的其他非国家统招性质的专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在报到之初学校就承诺他们是正式的学籍。这就需要做下面的工作:在大二时,由我们这些招他们来的招生人员去做工作,要他们回家改名字,改完后来学校顶替那些报了名没来上学的死档,这样的话该学生的正常毕业时间就是顶替档案学生的毕业时间。如某学生是2005年招来的,正常应该在2008年毕业,若他顶替的是2004年的学生的档案,那他就在2007年毕业,学校一切按正常走,2007年教育部毕业证下发后先扣留一年,待2008年再发给学生。这么做一是因为担心提前发给学生会起事端,二是还可再收一年学费。

  “良知”还透露:虽然通过上面第二种方法暂时解决了学生毕业证的表面问题,但最基础的事情没办法解决。就是虽然名字甚至姓氏可以通过花钱活动更改,但身份证号码却无法更改,因为身份证号码是跟随一个人一辈子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招生人员都在抢大表(即招生录取名单——编者注)上的“死档”,为自己招来的学生顶替,因为学校有规定:谁招的人谁负责到底!由于缺乏沟通,这时往往会出现几个招生人员同时用一个“死档”的问题,好多学生都是改过名字了才发现和别人的改名冲突了。

  在信中,“良知”提供了一份该校2006级招生录取名单,这份名单的特别之处在于很多学生都标注了“k”或“t”。“k”代表没来学校报到上学的空档,也就是信中提到的“死档”。“t”则代表“调专业”。

  记者发现,在名单的某几位被标注“k”的考生信息中,还有“丁华英专用”的字样。丁华英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学籍科的负责人。 证实多起“冒名顶替”,部分冒名顶替者学籍已被取消

  按照“良知”提供的2006级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名单,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例如,名单上共有两个名叫“赵淑萍”的学生,其中一人被标注为“k”,来自甘肃省定西市,被录取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该赵淑萍告诉记者,自己当年确实收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电子方面的”。打算复读的她没有去学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

  记者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现,“赵淑萍”在2006年9月1日进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普通全日制三年专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籍状态为“已毕业”。学历信息部分完整,并附有一张照片。

  复读一年后成绩依然不理想,目前在家待业的赵淑萍表示,自己将来不太可能再读书,不太介意别人冒名顶替自己上大学。她否认有人出钱购买自己的学籍档案等。

  同样被标注为“k”的何吉庆来自甘肃省古浪县,现在就读于吉林北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接到记者调查电话后,他当即注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现自己的名字之下果然有一个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专科学籍,其信息显示2006年9月他入学该校经贸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但学籍状态为“取消学籍”。

  何吉庆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更没有举报过冒名顶替者,他很惊讶冒名顶替者的学籍信息被“主动”取消了。

  据他回忆,2006年,他曾接到一位自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老师的男士电话,问他来不来上学;不来的话,有人出5000到6000元买他的学籍档案。何吉庆当即表示不可能,后来再也没有接到这位男士的电话。

  同样被“主动”取消学籍的还有宋晓艳。宋晓艳来自甘肃省秦安县,2006年高考后接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通知书,没有到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复读,之后被甘肃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录取,目前是在读最后一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宋晓艳”的名字之下有两个学籍信息,一个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注册学籍”,一个是商丘科技职业学院的“取消学籍”。

  来自河北保定满城县的曹柳也有两个专科的学籍信息,一个是2006年入学的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个是2007年入学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不同的是前者状态为“取消学籍”,后者为“注册学籍”。

  记者的调查还发现,该校录取名单上的贾存江、周长钦均有两个学籍。但来自甘肃靖远县的贾存江的妹妹证实,哥哥没有去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上学,而是就读于甘肃的一所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自河北衡水枣强县的周长钦的家人证实,周长钦就读于山东济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上学。

   到底还有多少冒名顶替者

  据“良知”介绍,“t”是指该学生需要调剂,而“k”就是所谓的“死档”,也就是拿假学生往上顶的学生信息。“2006年如此,其他年份也就不必多说了。”看到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向该名学生道歉的追踪报道,“良知”表示:“其实处理的这些人只是替罪羊而已,整个造假事件的主题(原文如此,应为“主体”——记者注)是学校。”

  记者统计后发现,整份名单共3323人,其中标注“k”的有528人,标注“t”的有881人。

  前期报道中提及的被冒名顶替的王帅也在名单内,其标注的是“t”。名单显示其录取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之后转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据王帅回忆,当年他所接到的通知书上的专业的确是建筑类的。他同样被冒名顶替了。

  对该事件表示关注的湖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高考咨询专家张才生分析,包括独立学院、新创办高职院校在内的部分院校为了生存,出现一些违纪违规行为。让学生冒名顶替已被录取、而又没有来报到的学生学籍、身份等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其他形式还包括“先上车、后买票”,先把学生招进校,然后逼迫教育行政部门来解决学生学籍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转为自考或成教学籍等。

  张才生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专门的教育考试法,通过法律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光靠新闻监督或者曝光一起处理一起的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还建议,随着近年来高中生源的减少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质量的提高,应该建立退出机制,一部分在招生、教学质量、就业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校应该被淘汰,或者转轨为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

  5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苏进行。苏进行表示,目前学校没有查出其他类似“王帅事件”的冒名顶替被录取、未报到学生的事件,对于学校被指存在帮助没有正常学籍的学生修改姓名、身份等个人信息,顶替那些被录取而没有来校报到的“集体作弊”情况,苏进行以“绝对没有”予以否认。

  他表示,2006年,学校对于没有来报到的学生统一进行了退档,之后在9月底进行了补录,不存在让其他学生顶替这部分学生学籍、档案、身份的情况。(甘丽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