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时间表说到底是改革的决心与效率,它因为直接牵动民生福祉而显得殊为必要。
关于民生改革的共识,论证其必然性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听到要让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时候,整个社会才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体面的劳动,尊严的生活,这些美好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诸项民生改革的深入推进。但是需要提出的是,民生改革的时间表问题。问题大家都已经知晓,改革的方案在不断地探索完善或试错,但老百姓显然无法满足于改革总是在路上。
按照此前的规划,中国将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剩下的10年时光并不漫长,到时候如果民众依旧肩扛背驮着几座大山进入小康时代,那样一种小康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全面”。与经济改革相比,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是滞后的,“靠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造成这种滞后更加严重。大量的社会矛盾正在滋生甚至蔓延,民生改革如果继续跟着感觉走,最后的改革时间和空间有可能因此丧失。这不算危言耸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处的“预”不单指策略之“预”,也当指时间之“预”。预先安排好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倒逼压力。坦率说,地方政府对于民生改革并无太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往往以“为民众办十件实事”等花边形式出现。某些地方政府不仅在为民谋利方面毫无兴趣,而且往往直接赤膊上阵与民争利。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0年第六号审计公告显示,被审计的11个省区部分市县土地专项资金管理违规,其中11个市改变土地出让收入用途56.91亿元,用于买车盖楼。一些地方政府罔顾民生,或许真的存在财力不足等原因,但压力不足更是不容忽视。在当下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中,GDP指标占比过重仍是事实,民生指标无足轻重反过来很难形成压力。
民生改革的时间表,事实上应该是一种增压举措。遍观各项民生改革,能够列出翔实时间表的并不多。新医改方案提出,到2011年实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这已经算是几项基本改革中说得足够明晰的了。而最没有时间概念的,恐怕非住房问题莫属。我们甚至不好说“住房改革”这个词,因为吵闹过一阵子的“二次房改”似乎因为受到“走回头路”的攻击已经偃旗息鼓。除了若干年前分房变买房的那次改革之外,我们似乎已经不需要将住房与改革组合在一起。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线条极为粗犷的思路:为中低收入者建保障房,中高收入者住房靠市场解决。中低收入者只是等待,其他人也永远不会知晓哪一天有一个让自己能够承受的房价。
民生改革需要一个时间表,它应当是一个倒计时表,与明确的目标紧密相连。改革方案中不能没有时间要素,没有时间要素的改革只能算是一场空洞的许诺。改革方案中的时间不能泛泛而论今年要做哪几件事情,而是必须明确这些事项占到了改革任务的多大比例。改革的时间表应当按年度评估,是否实现,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更大的力度,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对待,而不是制定之后就沦为摆设。改革的时间表应当成为考核官员的依据,在时限内未完成的改革,必须有人为此负责。改革的时间表说到底是改革的决心与效率,它因为直接牵动民生福祉而显得殊为必要。(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