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志愿者周梅华震后坚守四川2年
她计划明年离开四川后来大连做公益讲座
汶川地震过去两年,60多岁的辽宁籍志愿者周梅华依然留在四川。作为灾后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两年间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以冠军心态激励灾区考生。她说能坚守灾区是为尽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几年前,周梅华曾到大连讲学,2009年5月,记者也曾在北川中学采访过她。这一次,她告诉记者,从四川回辽宁后,她要自费到大连做公益讲座。
1.她是灾区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
2008年5月11日,也就是地震的前一天,担任中国创造学会理事的周梅华自费到四川为一所高中的孩子们讲考试心理,第2天地震发生了,在危险面前,当时已经62岁的周梅华选择留下来做志愿者。
周梅华是沈阳创新教育研究所所长,此前多次受邀来大连讲学和探亲。2009年5月,本报记者重访灾区时,在北川中学巧遇周梅华老师,她给记者提供了很多采访方面的帮助。本报曾以《63岁志愿者灾区服务一年》为题报道了她在灾区做志愿服务的经历,那时她就说“我年纪大了,不能老待在这里。”
近日,记者再次联系周老师时,她说她还在四川,还在做心理辅导志愿者。她说,她是在四川灾区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而像她这样高龄的志愿者,少之又少。
两年来,周梅华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北川中学和绵阳市南山中学的学生做考前心理调整和成功激励。对于两年的坚守,周梅华这样解释,“我是学心理学的,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要尽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最主要的是我已经退休了,自己一个人生活,女儿在国外,我没什么可牵挂的,奉献一点是应该的,晚年生活也充实了。”
“两年过去了,地震对学生们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但是这里的心理教育毕竟还是薄弱,尤其是高考临近了,很多高三考生神经绷得很紧,压力很大导致失眠,他们常常10点多下了晚自习来找我聊天。” 周梅华最担心的还是学生的心理状况。
“这里的学生需要我。”周梅华举例说,绵阳中学有一位“高五”学生,地震后一连复读了两年,“他常常失眠,下了晚自习就来找我聊天,经常聊到12点多,我就告诉他一定要敢做梦,梦想着自己会成功……两个月后成绩大有起色。”还有的学生受她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希望能像周老师一样帮别人打开心结。
2. 她和四川灾区有三年之约
去年12月5日那天,有学生问周老师,“老师,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周老师摇了摇头。“您是志愿者,今天是您的节日啊!”这时,周梅华才知道当天是世界志愿者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南山中学的学生特意买了一个活页本,学生们把想对周老师说的话都写在了本子上,以表达对周老师的谢意。
“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拿出来翻翻。”周老师给记者简单念了几个孩子们的留言: “周老师,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女神,不倒的冠军。”“非常谢谢您,高考能有您陪着我们度过。”“听了您讲的冠军心态,我们觉能睡着了,饭也爱吃了,连脸上的青春痘都少了。”
在四川,周老师自己租房子住,她说其实苦点累点没什么,她是想兑现自己的承诺。“当初赶上地震,在给要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做心理辅导的时候,我就默默许下诺言,要留在这里三年,直到这批学生们真的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才放心。”周老师说,另外,她还希望在北川中学新校舍建成时,亲自领着孩子们去那里上一堂课。
其实,这两年,在周梅华心里也有很多酸楚和亏欠,她说自己家有高血压遗传史,兄弟姐妹的身体都不如她。去年,大姐去世,妹妹也得了重病,这给她带来不小的打击,“我们家就我身体还不错,只是最近关节有点疼,和潮湿的天气有关吧。”
周老师的女儿已经在美国安家,去年给周老师生了一个外孙,女儿也不会照顾孩子,就希望她能去美国帮忙照顾孩子。“妈妈,你已经留在四川那么久了,来美国吧,我想你了。”去年,女儿给她发了条短信,周老师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留在四川。
近日,周老师特别忙碌,经常有四川的中学邀请她去做激励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备战高考。周老师说,几年前她曾到大连讲学,也常常到大连探亲访友,“我和大连缘分很深,我打算明年从四川回辽宁后,自费到大连做公益讲座,把我的经历和知识与大连的学子们分享。”
记者来庆新